【香港商報訊】記者朱輝豪報道:春節前爆出的農行39億票據案或僅為冰山一角。昨日內地媒體財新網報道稱,根據銀監會現場檢查局抽查數據大致估算,截至去年6月末,票據承兌業務違規全國規模可能為4000億元,票據貼現業務違規金額達約2500億元,票據轉貼現違規金額最為嚴重,可能逾8萬億元。受訪專家認為,票據業務大規模違約問題歸根到底是監管機構監管力度不夠和商業銀行對風險防範意識不強導致的。雖然違規資金規模龐大,但風險仍然可控,未來如何處置風險考驗監管機構。
監管不到位是主因
日前中國農業銀行和中信銀行相繼曝出的票據案,再次把票據業務風險置於風暴眼。報道稱,銀監會檢查發現,票據違規業務涉及「七宗罪」:一是部分機構票據同業業務專營治理落實不到位;二是銀行利用票據轉貼現業務轉移規模,消減資本占用;三是銀行利用承兌貼現業務虛增存貸款規模;四是銀行與票據中介聯手,違規交易,擾亂市場秩序;五是貸款與貼現相互騰挪,掩蓋信用風險;六是創新「票據代理」,規避監管要求;七是部分農村金融機構違規經營,「通道」問題突出。該報道還認為,違規進入股市的資金規模究竟有多少,還是個黑匣子。
對於票據業務違規規模龐大原因的分析,中山大學港珠澳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票據業務大規模違約問題歸根到底是監管機構監管力度不夠和商業銀行對風險防範意識不強導致的。他指出,票據業務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期間的結構已非常复雜,名目繁多,已超出了銀監會的管控水平,其中的《票據法》形同虛設。另一方面,銀行為了賺取期間的利差,抵不住利益的誘惑,做出超出銀監會要求的決定,加之如今新的業務交替出現,涉及到第三方和其他中介機構等,已和最初票據發行機構非常疏遠,最后連監管對象都找不到。「企業經營環境的惡化,進一步加劇的票據以各種形式和名目出現,監管機構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應對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的業務,最終導致規模龐大的違規現象。」林江說。
暫難引發系統性風險
銀監會辦公廳此前下發了《關於票據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顯示,對2015年上半年票據業務進行的現場檢查中發現,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辦理票據業務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審慎行為,并對票據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都予以風險提示。根據銀監會現場檢查局抽查數據大致估算,截至去年6月末,票據承兌業務違規全國規模可能為4000億元,票據貼現業務違規金額達約2500億元,票據轉貼現違規金額最為嚴重,可能逾8萬億元。如此龐大規模的違規金額令市場頗為震驚,最終會否引發市場恐慌和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呢?林江分析認為,雖然被曝光出來的資金數量巨大,但這些違規事件不會在同一時間出現違約問題,因此,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概率不大。但毋庸置疑的是,暫時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可避免。而現今監管機構能夠直面問題,說明整個風險還處於可控的範圍,后續通過出台亡羊補牢的政策,相信風險仍然可控。而如果對此問題處置不及時,當雪球越滾越大,風險就無法管控。
林江指出,龐大規模的資金和相應事件的曝光確實令市場震驚,但也未必會引起市場的恐慌。一方面,中國金融機構本身規模龐大,相比於其他的金融風險,這個還是處於可控範圍。市場會可能從理性的角度看待問題。另一方面,雖違規但不一定違約,只要不是違約事件,相信市場會做出理性的考慮和選擇。
相關法規亟待修訂
對於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和杜絕雪球越滾越大的問題,林江認為,現在很多的票據已變成第三方的貼現和轉貼現,這是監管機構始料不及的事情,也說明現行的《票據法》已不適應市場的需求。因此,要對相關法規作一個修正,并對第三方的介入進行一個限制和對業務範圍做個規範,令到市場有法可依。此外,銀監會要對違規票據做進一步的分析,找出其中的違規規律,計算違規事件導致的違約概率有多大,風險線在哪里,如何善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