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吳建民析一帶一路時代背景
2016年 04月 07日 00:33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與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全息化的潮流密不可分,正是全球開放的大環境影響了中國對外戰略的定位。日前,前中國駐法大使、前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在外交學院的講座中談及如何準確認識今天的世界時一再強調,和平與發展不僅是中國的主旋律,更是世界的時代主題,而這正是中國推行「一帶一路」的時代背景與最終目標。

  吳建民從中國明代歷史開始追溯,談及自己曾在新加坡看「一帶一路」展覽,為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所震撼。他說,公元1405年,明成祖時期的中國造船技術是全球最先進的,鄭和下西洋可算是中國第一次走向世界,原本是發展的大好時機,可惜後來實行海禁,最好的船爛在海裏,發展的機會也被中國丟掉了。他說,閉關鎖國使得中國人越來越不了解世界,而這正是原本強大的中國衰落的原因。

  吳建民用中國變遷的歷史說明了準確認識世界的重要性,「認識錯的時候,我們就倒了大霉,認識對的時候,我們就大踏步前進。」

  和平與發展亦是一帶一路終極目標

  國家大門打開了,無可避免要受到世界潮流的衝擊,那麼當前世界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吳建民認為,正是和平與發展。

  吳建民從自己與羅援將軍的一場辯論說起,談到當今的時代主題,「什麼叫時代主題?第一,反映了某個時期世界面臨的主要矛盾。第二,指出了這個時代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2011年華盛頓郵報記者過來我辦公室採訪我,第一句話說,中國是911最大的受益者,我說這不對。也有人說烏克蘭危機為中國迎來了十年發展機遇期--這話不對啊,怎麼你老想別人倒霉呢?別人倒霉你走運,那別人走運是不是你要倒霉呢?」吳建民強調,戰爭時代是零和博弈,和平年代是正和博弈。他舉例說,2014年11月的APEC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會面,大大消減了國際局勢的火藥味,這就顯示出時代主題的變化。

  吳建民認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促使人們成立了聯合國,其作用正是讓人類免於戰爭的浩劫,彼此團結起來。雖然現今社會也有各種矛盾,如貧富差距過大,但能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是發展而非戰爭,因此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的戰略機遇期依然存在。

  中國問題惟有發展可解決

  事實上,和平與發展不僅是世界主旋律,亦是中國對外方針。吳建民提到,中國外交戰略是「三不」:不擴張、不稱霸、不結盟。他說,習近平強調「結伴不結盟」,中國結盟之後新冷戰就要開始,世界要倒霉;如今中國面臨很多問題,只有靠發展才能解決。

  吳建民以他去國防大學講課的經歷為例,指中國軍方經常嫌外交軟,但軟硬都是手段,軟實力反而更難做到。他說,中國近三十年來的發展離不開中央的正確方針,而中央的方針正是基於中國人真正需要什麼。吳建民強調,「中國現在這個勢頭,鴉片戰爭以來是第一次,這個勢頭喪失了,再要找回來,你們年輕人到我這個年紀,也未必找得回來」,因此中國不能「夜郎自大」,中國人應當準確認識世界以及時代的變化。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邓煜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