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視覺導航智慧搬運機器人商品化
中大創智能叉車企業拓內地
【香港商報訊】記者葉佩瑜報道:研究難,將研究成果商品化更難。中文大學昨日公布,成功實現了「視覺導航智慧搬運機器人系統」商品化,並成立初創企業,這套系統可協助對機械人進行自主定位、運動控制,以實現工廠或倉庫貨物的自動搬運,企業最近更獲創投基金注資逾1500萬元。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教授表示,系統可應用在叉車,希望廣泛推廣至內地。
由智能機器人取代人力叉車
劉雲輝表示,其團隊用了5年時間,研發出「視覺導航智慧搬運機器人」系統,運作主要以工業相機作為主要感測器,透過捕獲及分析機器人運動過程中的視覺特徵,對機器人進行自主定位、運動控制以及障礙物躲避等,以令工廠或倉庫貨物可轉化成自動搬運。
劉雲輝續指,去年全球的人力叉車的數量超過950萬台,叉車駕駛員的數量超過1200萬人,以一個10萬平方呎倉庫為例,一般需要50人操作搬運車,但工資與管理成本越來越高,由智能機器人替代人力叉車完成貨物搬運工作是大勢所趨,而其系統正好可被應用,不單無須人操作,就可以在現有的環境中自主運行,而工廠或倉庫更無須作任何環境改動,可大大提升行業的自動化水準和降低人力成本,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加上該系統有人工智能學習程式,用家只要輸入工廠或倉庫的平面圖,即可讓機器人自動巡視,學習運行路線,用家有需要時更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控制運貨地點。
獲創投基金注資逾1500萬
劉雲輝說,其團隊獲政府創新科技署設立的創投基金所提供的創業資金,於去年成立公司,在短短一年已獲創投基金注資逾1500萬元,進軍內地市場,目前該公司已接觸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一家大規模的衛生用品中國企業洽購該系統。公司的發展方向是以移動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模組研發為基礎,將移動機器人視覺導航模組應用到重工業、生產製造業、航空物流業以及服務業,以解決客戶人力成本上升的問題,為香港與內地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被問到成本,劉雲輝透露一部智能叉車的成本價大約50萬元,壽命大概3至5年,目前已賣出10部,現時更正與某香港公司詳談,相信系統會有機會為港人服務。
冀科研成果應用貢獻社會
就研究成功商品化,劉雲輝說,做研究之後能將成果回饋社會,的確十分開心。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何國強教授不諱言,大部份初創企業於創業初期都需要經歷辛苦的耕耘,劉雲輝的企業成立短短一年就能得到創投的青睞,令人驚喜;希望這些成功例子可讓有意創業的大學成員得到鼓舞,將他們的科研成果應用及貢獻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