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深度觀察

打破邊界多層融合
2016年 05月 30日 00:00    香港商报
 

    「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案例分析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空間質量,成都遠洋太古里項目在新與舊中尋找可持續發展的亞洲模式。

    

    獲2015年「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的成都遠洋太古里項目,被評審陳志毅稱為是「將平常的文化遺產保育,轉化為出色的城市再生項目」。就此項目的規劃思路、策略及背后的設計理念,記者采訪了作為項目總規劃師和總建築師的the Oval partnership歐華爾顧問有限公司創始董事羅健中及項目主創設計師、歐華爾董事郝琳。郝琳認為,「一個地方的發展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沒有必要把它的記憶都抹掉再重新來,就像考古一樣,應該看到每一個層次里面存在的東西。」羅健中則笑著補充,就像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里所說的,好的城市里面可能有25個層次,對於規劃者來說,不但要看到這25層,還要有一個管理系統,能把25層整合在一起,「真的城市就是這個樣子」。

    亞洲特質放進設計

    亞洲的舊城改造究竟怎麼樣進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有沒有一套適合亞洲人的模式?「照搬歐美模式,以我們的經驗來看是行不通的,因為亞洲的地價很高,文化、經濟環境不一樣;再用以前那一套,就是城市中心統統改成一個個shopping mall,經濟上也已經不可行。」羅健中如此表示。而郝琳則認為:「亞洲社會確實跟歐美都不一樣,比如亞洲往往是高密度的社會,城市化速度確實很快,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美食,因此怎麼樣把亞洲社會的特質放進城市設計里很重要。正好伴隨著經濟騰飛的過程,亞洲人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價值。這個項目開始前,成都人也在焦慮,怎樣在全球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處在這樣的一個時間節點上,成都借遠洋太古里項目實現了自己的飛躍,使之成為可持續性城市發展的一個典範,也是未來成都的都市生活心臟。」

    意識舊城原來是寶

    通過持續幾年的非常香港、城市日記等社會創新項目,歐華爾進行著自己的公共空間R&D計劃。「研究不同階層不同心態的人會怎麼樣處理與空間的關系,需要什麼樣的公共空間,如何通過公共空間建立社區認同感……然后把這些經驗放在我們的項目上面。舊城改造要想做得好,一定要明白這個地方的故事在哪里,不但是歷史,也是人的故事。有這些故事,地方更生動,人就可以跟地方發生關系了,也會慢慢意識到所謂的舊城原來是個寶貝。」

    整體考慮人文商業

    羅健中坦率地說,我們的秘密里面有兩點,一個是整體考慮。「不但只是考慮錢,我們會把文化、歷史和商業一起考慮,無論是北京三里屯還是成都大慈寺的太古里,抑或灣仔的藍屋項目、非常香港,都是同一個理念,就是做能夠做出來的、人性化的舊城改造,不是空談理論,而是結合人性,商業邏輯以及對整個城市的貢獻同時考慮。所謂符合人性、就是要讓不同的人可以發揮他的潜力,要很多樣化。在每個項目的頭一個階段,一定要做一個很深入的項目策略研究,不光是建築策略,也包括商業策略、財務策略,單純商業考慮肯定不行,做出來的東西不會是好東西,單純人文考慮沒有商業運作,只是空談,最后東西也建不起來。」

    顛覆自上而下規劃

    羅健中口中的「另一個秘密」就是「整體的團隊的工作方式」。「我們的方法跟扎哈哈迪、弗賴特蓋瑞是相反的,我們要跟所有的人一起去做workshop。有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客戶自己提出來的,他可能不是建築師,但也可以有很好的想法,我們的專長就是把最好的想法結合在一起。我們經常開頭腦風暴,不是自己蒙著頭開,而是跟業主、專家、政府官員甚至是市民一起開。比如項目中『快里慢里』的概念就是太古的一個director提出來的。他問可不可以有一個『快里』,就是更多人去的主干道,只有這些是賺錢的,后面這些尺度很深的商業空間很少能賺錢,不如結合成都人享受物質文化的生活態度做一個『慢里』,大家一起就能想到這樣的想法,你要創新一定要吸納很多不同意見。」

    歐華爾有10個全職的建築師從2011年開始常駐成都,「光專家會議就開了不下十幾次二十幾次,專家里面有大學教授搞古建、搞城市設計的,還有一個老教授是專門研究成都老房子符號的……我不能說完全是自下而上這樣的工作方式,但是確實完全顛覆了自上而下的規劃方式。」郝琳認為,其實內地城市規劃被很多硬性、技術化的規劃條例所限制,將來可能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像高度、容積率這樣的東西最終還是應該跟項目的潜力、跟城市必然的發展規律包括文化歷史做一融合,像「快里慢里」就是跟更加軟性、也更加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這樣一個東西結合在一起,這一項目對中國城市規劃的啟發實際上是怎麼樣打破邊界,進行融合。」

    點趣城市公共空間

    在郝琳看來,成都太古里項目的本質還是「提高城市公共空間的質量」,「更精彩的是里面的虛空間,廣場、街道甚至是這個項目跟所有其他項目臨界的地方,它的觸角觸及到更遠的地方。提高城市公共空間的質量包括處理一些空地、燈光要花很多錢,但是最終會讓這個城市里所有人受益,讓人重新回到城市中心。」結果是,「所有的商家都明白了我們的故事,他們願意做出改變,在項目建造的過程中,他們的裝修、概念都跟著『快里慢里』的動作走,這是第一個有趣的地方;第二,項目落成差不多一年多了,你會看到項目周邊的其他商家實際上也在跟著項目一塊在跳舞,逐漸修改自己的店面,調整他的業態,隨著項目的進行,這個城市正在向一個更高質量、甚至更有趣的方向邁進,你會發現,這個項目起到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

    成都太古里項目地處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大慈寺的歷史文化保護區,羅健中驚叹這是一個「真正的城市中心」,「在這個項目里,歷史、文化、購物、酒店、辦公、地鐵連結有機融合在一起,比三里屯太古里更全面、更進一步,充分展示了城市中心的聚合力,堪稱我們的第三代規劃產品。」不過他提醒道,「這個(成功的)公式沒那麼簡單,單看一點或者只看表面是很難复制另一個太古里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比如其實這個項目里面97%至98%的建築是新蓋的、符合現代商業標準的商業空間,不是老建築,否則就是寬窄巷子了,商業上根本不可能成功。」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