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金恆源報道:賓川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大理州東部金沙江南岸的乾熱河谷地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乾旱少雨,土壤肥沃,得天獨厚的熱區資源優勢孕育了賓川葡萄產業的興盛。近年來,賓川葡萄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產業鏈不斷延伸,帶動了區域相關產業和行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形成了「一業興帶百業旺」的局面。
賓川葡萄形成區域龍頭產業
賓川宜種葡萄的自然條件,使賓川居民形成了在自家庭院栽種葡萄的農耕傳統。由於本地毛葉葡萄,果實粒小色黑、味酸甜,籐蔓牽引遮陽,到90年代末,全縣葡萄種植面積僅為958畝。
近年來,藉助雲南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契機,賓川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引進葡萄良種,發揮熱區資源優勢,使賓川葡萄的品質產生了質的飛躍,形成了豐產、早熟、果大均勻、整齊度好、色澤鮮豔、口感十足、口味豐富、耐貯藏運輸的優點。
品質的提升,使賓川葡萄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迅速引爆了市場需求,全縣葡萄商品率和外銷率均達80%以上,甚至遠銷海外多國。巨大的外需牽動了賓川葡萄初步呈現出區域化發布、規模化種植、專業化生產、多元化流通、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經營格局,葡萄產業初步形成。
經過多年發展,2016年,賓川縣葡萄總面積18.37萬畝,挂果17.8萬畝,預計總產46.11萬噸,平均單價7.45元/公斤,總產值34.34億元,葡萄產業已經成為賓川縣特色優勢最強、生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條連接最緊、比較效益最高、農民增收效果最好的產業。
葡萄產業帶動周邊產業聯動
賓川葡萄產業的快速發展,逐步延伸了種植、生產、包裝、貯藏保鮮、運輸、釀酒、銷售、出口等產業鏈條,帶動了周邊配套服務體系的完善,最終實現了葡萄產業覆蓋區域內,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聯動,形成了葡萄產業與周邊產業的互惠共贏。
藉助葡萄產業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農業管理模式、科學技術,賓川咖啡、柑桔、附子也正在形成品牌,蔥蒜、核桃、中藥材、特色蔬菜、畜牧養殖、林產業、生物藥業等相繼形成規模,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
圍繞葡萄產業,賓川縣的葡萄加工也初具規模:培育了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21戶;規劃建設了區域性批發市場、專業市場、集貿市場60餘個;建成水果分級、打蠟生產線15條;冷庫826座;泡沫箱、塑料筐加工企業12個,生產線92條等。
賓川葡萄產業還吸引了電商及相關配套服務公司入駐,通過打造電商產業園、孵化器、創客空間等,形成資源共享;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打造農村電商生態;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打造面向農村的綜合物流信息平台,培育本土化電商物流配送企業。
文化旅游擴大賓川葡萄輻射力
為擴大賓川葡萄在產業門類和地域範圍的輻射力,確保賓川葡萄產業的穩步發展,賓川縣不斷創新產業發展思路,自2012年以來,以近每年一屆的周期,舉辦葡萄文化旅游節,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賓川,進一步提升賓川葡萄的品牌效應。
旅游節期間,來自各地的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商界精英、媒體記者共同參加「開閉幕式文藝演出、吃葡萄比賽、最美葡萄、果園、果農評比、早熟優質葡萄產品展銷、賓川文化旅游產品展銷、原生態文藝作品展演、車展、房地產交易會、2016首屆中國生鮮水果縣域電子商務高峰論壇」等活動。
除舉辦旅游節外,賓川縣積極探索葡萄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新途徑,通過發展現代農業莊園經濟,集葡萄種植、采摘、加工、營銷,與旅游觀光、娛樂、食宿、購物一體,深挖葡萄產業的生態效益。
2016年,賓川繼續加大葡萄產業與文化旅游的融合力度,依託鸡足山佛教文化旅游勝地優勢資源,在鸡足山旅游公路大營鎮萂村觀景台至寶豐寺岔道口段沿線,建設了占地總面積約1200畝的生態農業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