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港深合推珠三角空域改革
2016年 10月 08日 00:37    香港商报
 

   避陷零和博弈怪圈

  港深合推珠三角空域改革

  在珠三角機場改擴建潮一路高歌的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老問題再度浮出水面:現時已利用到極致的珠三角空域,還有多少左

  右騰挪的空間?多年以來,有限的空域資源與不斷增加的班機時刻,已成為制約珠三角機場發展的一對矛盾。各大機場興建更多跑道,推出更多班機,必將令到本已負荷沉重的珠三角空域百上加斤。在空管技術尚無革命性提升的背景下,珠三角各大機場對於空域資源的爭奪,會否陷入一場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

    如何平衡有限的資源,協調合作實現共贏,是珠三角各大機場需要考量的現實課題。而從惡性競爭走向協調合作,攜手推動珠三角空域改革,是飽受空域瓶頸困擾的港深兩地機場的明智選擇。而近日傳來的消息顯示,珠三角機場群與京津冀、長三角機場群一道,已納入國家層面的規劃中,京津冀機場群將率先實現區域內機場一體化運營。因此,在一國兩制之下,珠三角機場如何實現一體化發展,是擺在區域內各大機場面前的現實課題。香港商報記者李穎

  機場擴建空域百上加斤

  一直以來,在大珠三角這個兼有「全球制造業中心」和「全球最密集機場群」雙重稱號的區域,在客運和貨運資源的爭奪大戰從未止步,各機場的改建與擴建浪潮此起彼伏。面對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珠三角各大機場更是秣馬厲兵,未雨綢繆。

    廣州白雲機場第三跑道已投入運營,第四跑道預計在2020年完工,并將興建第五跑道,預計在2025年達到1億人次的客流量;本港機場第三跑道於今年8月初啟動,預計到2023年完工,計劃到2030年達到1億人次的客流量;深圳寶安機場亦將啟動第三跑道和第四航站樓的建設。此外,澳門與珠海機場亦在擴建中。

    在珠三角五大機場之外,還有佛山、惠州兩個軍民合用機場,珠海九洲、深圳南頭兩個直升機機場,以及佛山、岑村兩個軍用機場。可以說,珠三角是全國乃至全球機場密、流量大、空域复雜的區域。而各大機場的改擴建潮,本意在擴大運力迎接即將到來的客流高峰,但此舉必將令到原本已負荷沉重的珠三角空域更加擁擠。難怪連美國《華盛頓郵報》亦驚呼:「珠三角的空域擁堵已位居全球前三位。」

    根據廣東省航空航天產業整體布局,到2015年會形成廣州、珠海、深圳三大「核心區」,并初步呈現出粵西南、粵中、粵東南等「三大配套走向」的發展趨勢。到2020年廣東省通用機場總數將達到20個,新增14個;到2030年,廣東省通用機場總數將達到31個,新增25個,其中珠三角地區增加廣州、深圳第二、珠海第二、惠州、中山、恩平、肇慶、順德、東莞、江門、懷集等13個通用機場,為珠三角地區海洋經濟發展、私人飛行、航空培訓、商務飛行、應急救援等提供服務。佛山地區將繼佛山機場這一支線機場之后,再在順德建設一個通用機場。

    機場項目的持續建設將大大增加珠三角空域的擁堵。按照上述規劃,可以預料未來珠三角地區的空域資源爭奪將達到白熱化的程度。有限的空域資源與不斷增加的班機時刻,成為制約珠三角機場群協同發展的一對矛盾。在空管技術尚無革命性提升的背景下,珠三角各大機場對於空域資源的爭奪,是否陷入一場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成為不少觀察人士擔憂的話題。

  空域緊張或令三跑成擺設

  早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廣東政協委員驚呼,珠三角空域資源緊張,廣州白雲機場跑道形同虛設。據了解,白雲機場雖然新開通了第三條跑道,但只增加了10多架次班機,無法達到運力翻倍的預期。而白雲機場還規劃了第四、第五跑道,先分別於2020年和2025年完工,但按照目前空域資源,每小時飛機起降量已達飽和,令人質疑再建跑道是否必要?

    對於本港建設第三跑道,也面臨同樣的質疑。本港有批評人士指出,造價高達1400億的第三跑道,或將受到空域資源不足的限制,而不能達至有效利用。如原規劃第三跑道建成后可將本港機場每小時班機量由68架次上升到102架次,但由於空域資源的限制,實際或并不能達致這一目標,甚至有可能步入像廣州白雲機場那樣的怪圈。

    香港機管局於2015年發表《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指若香港維持雙跑道方案,到2020年起便會流失客量。根據其技術報告資料,原來即使珠三角機場正在擴建,顧問估計仍不能應付區內客量增長,到2020年整個珠三角會流失3300萬客,到2030年更會流失1.47億客,換言之香港增建跑道令客量由現時逾5000萬,增至9700萬,可挽回部分流失客量。

    珠三角空域本已擠迫,加上深圳機場又越來越繁忙,如何確保香港機場的第三跑道建成后可以發揮設計效用?香港民航處前處長樂鞏南認為「難度很大」。他在早前指出,深圳機場現在已經盡量遷就香港的航道,未來很難再讓步。香港機場至少要和深圳機場用一年時間做即時模擬測試,否則很可能會浪費三跑道這項的工程。他表示,珠三角空域資源的協調迫成眉睫,香港機場、深圳機場、珠海機場、澳門機場都離得很近,澳門和珠海機場起飛的跑道是梯字型的,互相交叉,多有影響。澳門機場起飛一定要快速地拉升,然后再調頭往另一方向走。由於航空識別區的設立,密集的機場群彼此容易受到影響,比如澳門機場,拓展的空間非常有限。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任方舟表示,因為深圳產業發展和國際交流的增多,未來深圳機場有大的增長空間。但也帶出珠三角機場間空域資源日趨緊張的問題,這會遇到挑戰,需要各方去協調。像廣州和深圳屬於廣東空管局,香港屬於香港空管局,前幾年也在不斷協調中,最初規劃時,除廣州白雲機場位置比較遠一些外,香港、深圳、澳門這3個距離比較近的機場,在上世紀90年代建成時,規劃和協調上做得不是太好,導致空域上是有一些緊張。他指,深圳機場和澳門機場的跑道都是南北垂直向的,而香港機場的跑道是東西橫向的,所以在航路和空域銜接上會比較复雜一些。張玉閣表示,整個珠三角機場之間,更為重要的是空域如何協調的問題,包括航權的管理,將考驗兩地空管部門。

  港深穗機場非零和博弈

  分析人士指出,珠三角各大機場發展航空運力不是零和游戲,要舍弃瑜亮情結,在做大蛋糕和差异化道路上做文章。

    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玉閣表示,深圳與香港機場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沒有競爭就意味著保護,保護就意味著壟斷,這只能是死路一條。他指出,深圳與香港機場之間能夠保持一種良性的競爭,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有助於激發彼此的潜能。

   來自航空業界的判斷是:未來珠三角航空市場潜力巨大,隨著深港機場快線、莞穗城際接駁、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的陸續開通,未來珠三角機場群的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善,將在區域內機場發展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內地民航專家、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指出,日趨統一的珠三角航空客貨運輸市場急需構築全新的、可行的、高效的珠三角航空體系與之相匹配。空域有限、管理多元、市場分割的現實困難唯有通過「協同」的新思維加以化解。

  港航空發展須有「大智慧」

  綦琦指出,香港航空發展需要有「大智慧」,避免出現類似廣州白雲機場第三跑道的浪費情形。他表示贊同前香港民航處處長林光宇所言,「我們不是只為環保而放弃發展,也不是不顧成本地一味想著擴建機場,香港機場需要的不是三跑,而是第三條出路。」

   他認為,香港航空發展需要「超港域」探索問題解決的思路。香港機場作為全球管理能力至高的航空業者,理應扮演好倡導、踐行、引領構築多方共贏的珠三角協同航空體系的重要角色。珠三角需要香港的引領,香港也需要珠三角的縱深。秉承「協同」思維,開創「共贏」模式將是可以期待的實現路徑。

  港深攜手推空域改革

  觀察人士認為,第三條跑道能否達至預期效益,視乎珠三角空域的協調進度。作為近鄰的港深兩大機場,在溝通協調上更有近水樓台之利。以2015年的數據來看,香港、深圳兩個機場的客流量合計約1億人次,遠超過全球第一的美國亞特蘭大機場。

  2016年一開年,本港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便專赴深圳,與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洋簽署合作協議,以加強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合作,并實現協同發展。

  協議的重點條文之一,是兩地機場將會在多個範疇增強合作,特別是雙方會各自積極推動民航部門,共同推進珠三角空域改革,令空域資源使用更具效率,達至互利共贏。

    互相支持中長期擴展

  林天福表示,合作協議是雙方經過多次會面后共同簽訂,兩地機場深化合作,有利優化珠三角空域資源,并會互相支持雙方的中長期擴展,推進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

  消息人士又說,合作協議加入共同推動空域改革的條文,已反映兩地機場作為「用家」的共同意願,料有助創造有利氣氛,讓兩地民航部門往后在商討技術問題時,變得相對容易。「無疑兩地機場可以存在競爭,但取得共識決定合作推動之后,誰賺得多,誰賺得少,已并不重要,現在大家更關注是掃除人為障礙,共同解決空域不足的問題,否則只會雙輸。」

  深圳機場進一步透露,港深機場共達成近10項共識,當中提及內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兩地機場進一步合作創造新機遇,深圳民航通過加強區域協同配合,承接本港機場業務外溢,可共同滿足旅客需求,并形成雙方不同的航線網絡布局,以提升區域民航整體競爭力。

    協同合作為正途

  而如何協調好與廣州以及香港兩大航空樞紐之間的市場關系,也是深圳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進程中的重要課題。方舟建議:「深圳本地的航空公司深圳航空相對比較小,所以我一直認為,深圳可考慮與香港的基地航空公司合資建一家航空公司,甚至可以利用CEPA的一些優勢,把有關航權航路引用到CEPA中來。把一些航權對香港開放,香港機場還是有一些航權上的優勢,而內地機場還是存在一個航權開放的問題。」他表示,珠三角機場間在空域、航權、航線資源上展開協調,共同將市場之餅做大,必要時或需要由國家層面來協調,如由中國民航局牽頭進行。

  綦琦則建議通過股權安排推動多方利益趨同。他表示,廣東省機場集團、香港機場管理局、深圳市國資委、澳門機場管理局這四個珠三角五大機場的實際資方,可在現有政策許可的範圍內通過適當比例的機場股權置換,將五大機場的經濟利益加以最大限度的趨同操作。甚至可以探索成立由四方共同注入五大機場核心資產,基於混合所有制形式的珠三角機場管理集團,以統一經濟主體共同推進統一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以上兩種在資本層面的「協同創新」如能實現,必將極大地促成五大機場間務實項目的開展,進一步強化彼此間的合作關系并弱化競爭關系。雖然在一國兩制的情况下,用純粹市場化手段整合深港機場資源顯然并不現實,但市場化應是珠三角機場資源整合的方向。

  9月22日閉幕的第五屆北京全球友好機場總裁論壇上傳出消息,首都機場集團將通過「兩步走」打造京津冀機場群,實現區域內機場一體化運營。中國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在論壇上指出,京津冀機場群是中國「十三五」將建成的三大機場群之一,另外兩個機場群將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建成。并在此基礎上,打造基於功能定位的機場網、航線網和運行資訊監控網,中國機場業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由此可見,珠三角機場群的發展已納入國家層面的安排中,未來港深穗三地機場如何分工協作、錯位發展,值得期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珠三角機場群在空域資源協調方面的努力,或許才剛剛開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邓煜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