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重啟債轉股 政府不兜底
2016年 10月 11日 01:06    香港商报
 

    重啟債轉股 政府不兜底

    【香港商報訊】記者張麗娟報道:昨日下午3時,發改委、財政部、人行等部委官員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的意見》及其附件《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市場化法制化原則實施債轉股,債轉股的債權轉讓、轉股價格將依據市場形成的公允價格自主協商確定,國有企業的轉股定價也要遵循市場化原則,同時履行相關程序。相關市場主體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享收益。政府不干預市場化債轉股的具體事務,不搞「拉郎配」,并在制度設計上以「三個不」即不兜底、不強制、不免責來避免債轉股成為免費午餐。

    強調本輪債轉股市場化

    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發布會上介紹,與上世紀末政策性債轉股不同,市場化、法治化是此次債轉股的最大特點。市場化原則強調債轉股由市場主體自主協商確定,而不是由政府說了算,也不是某一個單一的市場主體說了算。法治化原則強調債轉股的所有市場主體,債轉股的各個環節,涉及債轉股的所有行為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依法進行。

    禁「僵尸企業」債轉股

    連維良強調,嚴禁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扭虧無望的「僵尸企業」、有惡意逃廢債行為的企業、債權債務關系复雜且不明晰的企業、有可能助長過剩產能擴張和增加庫存的企業參與債轉股。鼓勵面向發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包括因行業周期性波動導致困難但仍有望逆轉的企業;因高負債而財務負擔過重的成長型企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成長型企業;高負債居於產能過剩行業前列的關鍵性企業以及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性企業。

    市場化債轉股除了防範道德風險以及債轉股之后股東權益落實不到位的風險之外,還要避免債轉股之后杠杆率降而復升。連維良表示,在這次文件當中專門明確了強化企業負債自身約束的相關規定。債轉股之后,新的企業在章程中就要對債轉股之后使負債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有約定,避免債轉股之后再重新大幅度舉債,造成降而復升的情况。

    制度防範「免費午餐」

    本次債轉股在制度設計上以「三個不」和「三個強化」避免債轉股成為免費午餐。「三個不」就是不兜底、不強制、不免責。「三個強化」就是強化監管、強化信用約束、強化追責。連維良介紹,「三不」包括,債轉股由各相關市場主體自主決策,風險自擔,收益自享,如果形成損失,該誰負責誰負責,政府不承擔損失的兜底責任,政府不提供免費的午餐;政府不強制企業,不強制銀行,不強制實施機構,不強制某一個特定的債權必須實施債轉股。

    具體是不是要債轉股,就是要市場主體自己說了算,特別是要經得債權人的同意,從這個意義上說,債權人和投資者也不提供免費午餐,在制度設計上保證這一點;整個債轉股過程中,要貫徹股權先於債權吸收損失的原則。如果債轉股過程中,確認有資產損失,這個代價必須由原股東先擔責。

    連維良介紹,債轉股所需資金由實施機構充分利用各種市場化方式和渠道籌集,鼓勵實施機構依法依規面向社會投資者募集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實施機構發行專項用於市場化債轉股的金融債券,探索發行用於市場化債轉股的企業債券。

    同時,根據需要,采取適當財政支持方式激勵引導開展市場化債轉股。

    財稅政策配套支持

    財政部同時明確了降杠杆、債轉股所涉及的不良資產處置方面的配套政策。財政部部長助理戴柏華表示,明確債權銀行可以向各類實施機構來轉讓債權,總的要求是要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範圍是以實施債轉股為目的債權。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現行的不良資產處置政策是允許債權銀行打包轉讓不良債權,新的政策進一步允許以債轉股為目的轉讓單筆債權,提高債權轉讓的便捷度,促進通過債轉股降低企業杠杆率。與此同時,要注意防範和隔離風險,防止非金融企業的風險向金融企業轉移,并強調,債權轉讓必須堅持潔净轉讓、真實出售的原則。同時還要強調,注意防範不良資產轉讓中的定價風險,要求債權轉讓要通過評估或者估價的程序進行公允定價,科學合理地確定轉讓價格。

    財稅政策方面,財政部部長助理戴柏華表示,在債轉股和降杠杆過程中將為交易的各個環節提供稅收政策支持。例如,企業重組如符合一定條件,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稅收減免優惠;破產注銷方面,企業破產所涉及的清算費用以及職工工資,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進行稅前扣除。至於銀行呆賬,只要符合「真實損失」原則,也可相應扣除。

    幣策堅持穩健趨向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則表示,貨幣政策將繼續堅持穩健的基本趨向,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為降杠杆營造適宜的貨幣政策環境。而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強調,此輪市場化債轉股既包括不良資產,也包括一部分正常貸款,其目的主要是為降低企業杠杆及其財務成本,為不是通過債轉股化解銀行業的不良風險。他表示,按照市場化方式,對僵尸企業進行處理,可能會出現有些企業破產、倒閉的情况,銀行可能會承擔一定損失。但對於技術管理比較先進的企業,當市場環境改善以后,仍然有生存的可能,對於這類企業,鼓勵通過自主自願,由債務人和銀行等債權人平等協商來確定債務重組方案,尽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這也是對企業進行債務重組的應有含義之一。他同時指出,債務重組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常用的方式之一,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這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可能會出現的結果,鼓勵企業爭取成功,但對可能發生的損失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應對措施。

    債轉股穩妥降杠杆

    未來需拓融資渠道

    昨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的意見》與《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專家認為,債轉股與降低企業杠杆率是相輔相成的,就是把負債融資變成股權融資,把負債率降下來,從而降低企業負擔,但是可能會讓銀行承受更多的風險。雖然市場化的債轉股是人們樂於看到的,但是如果行政力量不進入的話,債轉股恐怕難以推進。目前,債轉股能夠降低負債的存量,但要降低企業負債的增量,還需要拓寬企業的權益融資渠道。

    穩妥降杠杆避風險

    昨日,國務院連續發布《意見》,內容包括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通過推進兼併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自我約束、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債務結構、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依法破產、發展股權融資,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在推進降杠杆過程中,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有序開展、統籌協調原則。禁止將「僵尸企業」作為市場化債轉股對象;禁止助長過剩產能和增加庫存的企業市場化債轉股。明確政府責任範圍,政府不承擔損失的兜底責任,政府不強制企業、銀行及其他機構參與債轉股。

    財經評論人余豐慧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降低企業杠杆,是中國這一段時期以來經濟工作的重要基調之一,也是供給側改革的必要前奏。目前關於降低企業杠杆的《意見》,雖然比較籠統,但策略是對的。中國經濟的各領域中,負債性融資比例太高,使得風險日益增加,但如果去杠杆太猛烈,脆弱的經濟將無法承受,可能發生局部的金融風險。

    而債轉股,與降低企業杠杆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用股權來置換銀行的債務,從而降低企業的杠杆水平。但是,債轉股難以避免地會讓銀行承受更多風險,也可能造成一些損失,所以債轉股中要注意把銀行的風險降低到最小。其實就是要仔細考察哪些企業符合債轉股的資格,那些能夠通過債轉股救活的企業,才能實行債轉股,已經行將就木難以挽救的企業,一定不能實行債轉股,該破產必須讓它破產。這也是國務院對債轉股發布指導意見的用意所在。

    另外,國務院在《意見》中指出,明確政府責任範圍,政府不承擔損失的兜底責任,政府不強制企業、銀行及其他機構參與債轉股。余豐慧認為,雖然市場化債轉股是人們樂於見到的結果,但是結合中國的實際,如果行政力量不進入的話,債轉股恐怕難以推進。

    著手控制債務增量

    有分析人士認為,通過債轉股,提高權益占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個社會的杠杆率水平。同時國內的供給側改革必然伴隨著企業(主要是國有企業)的重組、整合,在這過程中銀行不良將加速暴露,此時一刀切的抽貸并不是好的處理方式。而以債轉股的形式一方面可以給企業重組、整合以喘息之機;另一方面,在經濟形勢好轉之后能為銀行帶來豐厚回報。

    余豐慧表示,債轉股就是把負債融資變成股權融資,把負債率降下來,這主要還是為了降低企業負擔,企業還本付息的壓力就變小了,屬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的重要一環。

    不過,債轉股能夠降低負債的存量,但長遠來看,負債的增量要如何降低?如果這方面不做改變,企業要經營,必須繼續貸款,未來債務又會增加。所以,長遠來看,整個資本市場的體制和機制要做出改革。企業的權益性融資要增加渠道,例如股市,是完全不需要付息的,所以註冊制應該加快推進。

    至於對市場的影響,余豐慧認為,債轉股對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因為債轉股是談判、交易、妥協的結果,過程是非常平穩的,對市場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香港商報記者伍敬斌

    彭博:短期利好內銀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表示,債轉股方案要比預期中好,主要是在銀行和企業之間多了一個第三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來實施債轉股。

    國企壞賬逐步暴露

    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陳世淵說:「銀行的本業是處理貸款,引入專業的公司來處理股權無疑是更為有效的做法。」他又指出,按照現行的法律,銀行是不能夠直接投資企業股權的,可能修改銀行法的阻力更大,所以才引入了第三方。由於出台的方案優於市場預期,他相信短期內內銀股有上升空間。不過,中長期來看,出台方案意味著債轉股正式展開,而債轉股是降低企業杠杆的重要步驟,「降杠杆就必然增加壞賬,要看這個壞賬損失如何在銀行和企業之間分攤。也就是說,可以預見不少國有企業隱藏的壞賬會逐步暴露出來,對於銀行利潤形成挑戰。」他又認為,出台的政策未算清晰,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日后厘清。

    防範賽維失敗案例

    反復半年之久的江西賽維破產重整方案,近期被法院強制裁定,銀行博弈失敗,承受了百億元的損失。這是債轉股的悲慘結局。

    銀行實際損失百億

    9月30日,江西省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一錘定音,批准了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光伏硅)、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硅片)、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新余)有限公司(下稱電池片)的破產重整計劃。由於沒有接盤方,江西賽維LDK太陽能多晶硅有限公司(下稱多晶硅)直接被破產清算。據悉,上述三家賽維子公司的破產重整方案,基本以全部「債轉股」為主。按照該清償比率估算,債權銀行將遭受近200億元的損失。再扣除重复擔保資產規模,債權行實際損失在110億元左右。但銀行認為,賽維的整個破產重整過程及方案,實則是「假重整、真清算」。通過法律程序從形式上落定之后,銀行只能吞下苦果。一位接近江西省政府人士表示,「政府是真的拿不出來錢(救賽維)」。

    專家:救活不救死

    針對剛發布降杠杆《意見》,專家分析稱,此次債轉股是「救活不救死」、「優勝劣汰」。《意見》開門見山:近年來,中國企業杠杆率高企,債務規模增長過快,企業債務負擔不斷加重。對此,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李世剛接受采訪時分析,目前中國企業部門的杠杆率處於較高水平。如果不加干預,任其繼續發展下去,勢必會加大企業的債務風險。《意見》表示,債轉股時,發展前景良好、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將獲「鼓勵」。但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的「僵尸企業」,有可能助長過剩產能擴張和增加庫存的企業,卻被明令禁止。對此,李世剛分析,目前中國不缺錢,缺的是優質企業和優秀投資項目。通過債轉股,幫助高成長型的優質企業渡過暫時的難關,有利於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禁止將「僵尸企業」、有可能助長過剩產能擴張的企業列入債轉股對象,有利於化解過剩產能,實現優勝劣汰、良幣驅逐劣幣。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員李廣子則直截了當地說,這是「救活不救死」。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陈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