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內地樓市怪象叢生 適時調控免失控
2016年 10月 19日 23:11    香港商报
 

     內地樓市怪象叢生 適時調控免失控

    【香港商報訊】記者鄭達偉報道:今年內地樓市异常熾熱,價格急速上漲,加劇樓市列車失控風險。樓價瘋漲亦導致買家為炒樓奇招盡出,衍生各種怪現象,不少手法令人驚訝。在樓市狂升背后,不禁讓人憂慮重演1997年香港樓市泡沫爆破的危機。

    香港商報記者鄭達偉

    國家統計局數據,8月份內地70大中城市中,有64個的新建商品住宅售價錄得升幅,按月平均上升1.3%,升幅較前月擴大0.6%,創2010年5月后最大。數據亦指,樓價升勢由一二線城市蔓延至三四線,當中鄭州及無錫兩地一手樓價更分別按月飆升5.6%及4.9%,較前月的2%及2.7%擴大,前者更奪70大中城市之冠。

    內地樓價猶如脫韁之馬,非但如此,下半年各地「地王」涌現,而「日光盤」趨勢亦由一線城市延伸至二線,甚至乎不少準買家為規避政策限制,紛紛衍生出「離婚潮」等亂象,令樓市進一步朝極端方向發展。

    部分售樓員誇大銷情

    從銷售手法看,內地部分地產從業員時而失實誇大樓市狀况,圖加劇市民恐慌性入市情緒,令樓市氣氛火上加油。如9月中旬便有兩名從業員,捏造浙江商人一次過豪擲約1.3億港元,購入成都某樓盤60間單位,刺激準買家入市的需求,情况與香港當年的「發水票」類似。

    銷情被誇大,準買家自然為之瘋狂。最經典一幕當屬近期某杭州樓盤開售時,準買家蜂擁「搶閘」進場連門也撞破,荒誕程度絕不亞於2003年新地(016)劈價推售天璽貨尾,引來全城千萬富豪逼爆售樓處,甚至有買家因「排隊排到嘔」。歸根究底,樓市情緒已被扭曲,買家惶恐買不到樓更甚於買不起樓。

    房抵貸款成樓市炸彈

    從投資角度看,內地與香港同樣面對投資渠道狹窄的窘局,尤其人民幣持續面對貶值壓力,加上A股市場一蹶不振下,令苦無出路的資金紛鑽進房地產市場,加速樓市泡沫膨脹。人行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新增貸款共達9487億元人民幣,當中來自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55億元人民幣,換言之,用於買樓的按揭貸款就占整體新增貸款比例高達71%,相比今年上半年僅占39%增長逾八成。

    無疑影響樓市的因素實質不離利率及金融支持度,而內地盛行的房產抵押貸款正正成為樓價狂飆元凶。此類貸款透過各種方式繞過監管流進樓市,變相令市場信貸能保持寬松,惟若日后樓價下跌,物業價值因槓桿而大幅縮水,屆時買家要達至銀行抵押率標準,會被追加抵押、減少貸款或被強行平倉,勢掀起巨大冲擊。

    部分城市已實施調控

    不過,因應有關風險增加,內地逾20個城市最近已陸續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似是要為火熱樓市急速降溫,如深圳就公布,除對深圳戶籍居民家庭繼續執行限購2套住房的政策外,亦將購房人的家庭名下在市內擁有1套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提高至70%以上等多項措施。

    新政有助壓抑樓價升勢,但樓價過高的局面卻未有根本改變。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杰坦言,百城樓價指數顯示,深圳樓價已按年上升43%,部分新盤價已直逼香港市區樓價,其中大型屋苑樓價更已出現貴過香港例子,無形中顯示本港樓價相較深圳變了「低水」。

    不同城市樓市兩極化

    無可否認,當下內地樓市氣氛狂熱,但實質不少三四線城市仍淪為「鬼城」,甚至乎部分未出售項目仍有賴「零首置」等廣告標語吸引買家,反映各城「冷暖」差异甚大,絕不利樓市長遠發展。因此,要令樓市長遠穩定而非曇花一現的「熱鬧」,中央除須利用限購及限制土地供應外,亦要積極拓闊投資渠道,包括促進股市公開透明化及保證人民幣穩定,長線深化實體經濟繁榮。

    近來內地樓市出現的怪象

    (一)杭州某新盤開售引來大批買家擁擠進場,將連銷樓處的木門也撞脫。

    (二)上海民政處連月出現市民排隊登記離婚的情况,目的為規避限購措施。

    (三)成都有地產從業員虛構浙江商人一次過斥1.3億港元購入成都某樓盤60個單位,圖催谷買家入市。

    (四)深圳南山區罕有出現實際面積只有約130平方尺的單位。

    (五)上海某新盤於中秋節假期開賣期間,開售僅2分鐘便售出442伙。

    (六)鄭州大學城某新盤,要求買家須在120秒內作出購樓決定,逾時將被視為放弃購買資格。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