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涌原居民冀旅遊興村
村長鼓勵傳統客家菜饗客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駿報道:有「香港草原」之稱的西貢深涌村,除了成為郊游人士所喜愛的戶外宿營地之外,亦是有逾200年歷史的客家老村。村民稱,香港科大收藏的深涌李氏族譜記載,宋代年間,李氏由粵東五華縣遷徙至沙頭角烏蛟騰,之后,宗親叔輩兄弟再遷移深涌建村,以務農為生,鼎盛時人口逾千人,惟70年代初期,農業式微,當局無投放資源於鄉村,青壯年村民紛紛離鄉別井到海外謀生,留守村中的長者相繼離世。旅美鄉僑李俊輝表示,90年代回港時有見家鄉十室九空,告老還鄉的鄉僑無瓦遮頭,故萌發復村之念,曾冀政府投放資源、擴村路及增水路航班,但政府非但沒有投放資源,反而制訂保育規劃,想學幾個西方先進國家環保,卻是學一半唔學外國以民生為主理念,其規劃是限制鄉村發展,扼殺弱勢的原居民生存權。對於鄉村落后現狀,李俊輝沒有氣餒,更鼓勵旅居海外之子於村中經營客家傳統菜,冀以旅游興村。
位於西貢北部三面環山
深涌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北部,企嶺下海的出海口,三面環山一面通水路的客家老村,近年來,郊游人士開始認識深涌,原因之一是村前擁有開闊的「草原」成為理想的宿營地,但該村歷史與這片「草原」沒有直接關聯。藏於香港科大華南研究中心的李氏族譜記載,相傳宋朝時,李氏南遷始祖李火德先居於福建上杭,其裔孫外遷遍布閩、粵、浙、贛、桂及港台等地。清末年間閩西上杭所建宏大的客家「李氏大祠堂」,供李氏裔孫宗親公祭。深涌村李氏歷史要追尋至火德公裔孫近支的敏公。敏公於宋代年間始遷粵東循州府(即惠州)長樂(五華縣)錫坑村,而其裔孫近支再一路遷移香港沙頭角烏蛟騰并建祠堂。
李氏第18代「子」字輩的5位兄弟,由烏蛟騰再移居深涌,開村至今逾200年。初時,5位兄弟中的子高居於灣肚圍,子勝居於苞蘺仔圍和石頭硯,子振居於灣仔圍,子龍、子昇則居於下圍(即聖堂圍)。該村村長李國安表示,深涌原由李氏建村,后有幾戶黃氏遷居該村,李氏保留着族譜。他應為子勝裔孫后人,所知太公源輝。他憶述,小時候玩得最多的是捉蝦餵黃鴨仔,最開心是看到鴨仔脫掉黃毛變大鴨時。他在村中公民學校讀過書,60年代便進城做學徒,到了70年代中后期,村民陸續遷離,之后,村中僅剩少數老人家住,現時,老人家相繼離世,鄉村十室九空,僅有一戶是外人租戶。
復村求資源卻遭保育規劃
旅美回港的深涌村長李俊輝表示,他是居於灣仔圍子振的裔孫后人,他父親亦曾做船員,他小時候在天主教會開辦的公民學校讀書,另外,村民自辦了一所深涌學校,專為不信教村民子弟而設,之后,官方出資建深涌學校,除了接收村民子弟上學,同時接納附近5條村村民子弟上學。而他讀完小學后到大埔繼續讀書,15歲到英國謀生,16歲到美國半工讀書。60、70年代中后期,務農已不能維持生活,而當局漠視村民生計和改善居住環境。他於90年代回港時有見家鄉十室九空,告老還鄉的鄉僑無瓦遮頭,故萌發復村之念,曾冀政府投放資源、擴村路及增水路航班,但政府非但沒有投放資源,反而制訂保育規劃,想學幾個西方先進國家環保,卻是學一半唔學外國以民生為主理念,其規劃是限制鄉村發展,扼殺弱勢的原居民生存權。
船班少假日最多亦僅三班
李俊輝面對鄉村落后現狀沒有氣餒,更鼓勵旅居海外之子於村中經營客家傳統菜,冀以旅游興村。其子李世豪表示,去年,叔叔退休返回美國,其父請求下替叔叔打理村中的客家菜餐廳「深涌農莊」(1997年底所開),希望以自制客家招牌菜客家燜豬肉、豆腐、扣肉、蘿蔔燜龍膽、蠔餅招徠旅客,每逢周六、日都有市民幫襯,中午11時至下午5時最繁忙,惟交通上配合不到,平日只有兩班船,周日有3班船,游人趕下午尾班船,只能開中午一餐,而村民表示,碼頭的道路太窄,老人家乘坐的輪椅都過不去,希望政府將現有道路加寬些。
發展商擬建水療度假村
深涌被視為有淡水沼澤、濕地等生態價值的地方,但村長李俊輝并不認同,他表示,濕地其實為農田荒廢,河道失修山洪水淤積於農田而形成,而90年代,他回村時看到村中環境,與村長、村民商量,在當局不投放資源於鄉村之時,他提議賣農地不賣村屋來集資,獲發展商收地發展。有指,2000年代初發展商卻在深涌興建高爾夫球場,遭到部分團體反對,城規會亦不批准該地段由農業轉向其他用途,因此該計劃遭擱置,該地僅租用給露營人士露營。2006年城規會批准土地改變用途,故發展商停止租用給他人,而重新計劃欲與境外資金合作興建水療度假村及大型水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