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科研團隊研新型抗糖尿藥
【香港商報訊】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化學系兼任教授成公明教授及他的前博士研究生吳濰龍博士利用嶄新的合成技術,研製出一系列新型的氨基碳環糖(amino-carbasugar)。其中兩種氨基碳環糖,經中大中醫中藥研究所副所長及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大夥伴實驗室)副主任劉碧珊教授及中醫中藥研究所研究統籌員劉潔雯進行的測試證實,能有效抑制腎臟細胞吸收血糖,可望發展為治療II型糖尿病的藥物。這項研究成果最近已發表於頂尖的國際化學雜誌《應用化學》。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香港已有逾55萬人患有糖尿病,而大多數為II型糖尿病患者。過去數十年,糖尿病病例數目和患病率均持續上升,但目前的治療方法不完善,且會引起許多副作用。
可抑腎細胞吸收血糖
在成教授指導下,吳博士利用糖分子為原材料,化學合成出一系列全新氨基碳環糖。其後劉教授及劉女士採用細胞模型測試新型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實驗結果證明,其中兩種氨基碳環糖能有效抑制腎臟細胞吸收血糖,可望發展為治療II型糖尿病的藥物。
此項研究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將兩種不同的「分子碎片」組合起來。吳博士遠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投入8個月時間學習最新合成技術──鈀催化偶聯反應。有了這個嶄新工具,研究團隊成功合成出經精心設計的新型氨基碳環糖。
這項研究獲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的優配研究金支持,並於去年夏天,得到英國牛津大學合成化學會議的認可,獲頒「最佳展示獎」。
成教授補充,未來將使用糖尿病小鼠模型以測試這種新藥的效用和安全,相信日後可將基礎化學研究轉化為醫學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