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生活與人文周刊

「水墨家園·近觀可意」李小可作品展關館開展
2017年 03月 05日 00:59    香港商报
 

3月2日下午,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李可染藝術基金會主辦,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承辦的「水墨家園•近觀可意——李小可作品展」在關山月美術館拉開序幕。本次展覽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展,是繼李小可2013年在廣東省美術館舉辦的「水墨家園」作品展後,再次攜近160幅作品來到廣東,是其近年來「水墨家園」巡展中展品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角度最全面反映藝術家現狀的展覽。

「水墨」是李小可藝術生涯選擇的主要語言方式,承載著東方文化的特徵。「我企圖走近一些……」是此次展覽策劃的原點,這句話也是李小可近年來特別注重的一種自我釋意。

本次展覽以「水墨家園」為主線,展出李小可近年創作的百餘幅水墨作品,共分為「水墨家園」、「雪域藏跡」、「山水黃山」、「師法自然」四個篇章,比較全面地展示了畫家關注的北京、西藏、黃山的三個主題以及他遍訪大自然的大量寫生作品,更系列、全面地展示李小可創作面貌。

李小可告訴記者,「水墨」緣自其父親李可染的影響。他說,「家園」是我們所處時代和賴以生存的自然,傳統文化同樣是一種「家園」。「當你走進去時,它會給你帶來深深的感動和無限的表現空間。藝術家難的是要把這種感動轉化為個人化、程序化的繪畫語言,這需要用『藝比天大』的態度去感悟、實踐,才有可能實現這個轉化。」他表示,其父講「千難一易」、「苦學派」、「實者慧」表明了這個過程的艱辛,因此「學步」、「問道」、「以學為進」成為了李小可的堅持;而「有無之間」是其多年來在水墨實踐中的感悟;「吸納」、「為我所用」則是他對待外來文化和當代視覺經驗的態度。他說,「我一直努力把傳統與自然、生活連接起來,不斷尋覓水墨表現新的可能。」他亦坦言,自己就好像是人生旅途的一個行者,作品就是他這個行者在探索的荒途中所做的「活兒」。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亦專設一個展廳,復原了李小可畫室的一面「悟道牆」,展示畫家長期以來每天晨起「日課」所進行的大量書法、繪畫練習以及關於創作思考所記錄的「藝術備忘錄」,以讓觀者更加清晰地了解藝術家背後的故事。也試圖以一種更近觀的視角,更親近的方式,讓觀眾接近李小可創作源泉的發力點,更加深入了解他對中國畫傳統的領悟與凝練。同時,展覽中還展出約40幅被李小可稱之為「西藏美術日記」的小幅作品,作品記錄著李小可這2年進藏的足跡,也是2016年他深入研究西藏題材水墨表現新可能性的結果。據悉,展覽將持續至4月2日。香港商報記者陳柳燕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陈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