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中大植物基因中心惠全球
2017年 03月 15日 02:01    香港商报
 

    與發展中國家合作 推動農業研究

    中大植物基因中心惠全球

    【香港商報訊】記者何加祺報道:被譽為「大豆遺傳基因先驅」的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生物技術學課程主住林漢明,憑着20年來在港研究植物與農業技術的經驗和基礎,獲研究資助局第7輪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撥款8100萬元支持,組成了一個跨院校、跨國界的研究團隊:「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並將先進技術向全世界推廣。中心現正與發展中國家展開合作,包括協助南非在邊緣土地種植大豆等。

    推廣種植大豆改善土質

    林漢明指出,大豆除可裨益人類健康外,亦可改善耕地的土質,令原本乾旱的土地回復生機,有利可持續耕作。中心現正與發展中國家展開合作,包括協助南非在邊緣土地種植大豆等。

    由林漢明領導的「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於去年6月正式成立。研究隊伍成員包括來自不同院校的15位教授,亦有在內地、美國、英國、阿根廷等地的國際合作夥伴。林漢明會見記者時指出,全球農業長期面對耕地不足、土地退化和水源短缺問題,預計於205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會下降至0.15公頃;氣候變化亦會為全球糧食供應帶來新危機。

    林漢明說,自己研究大豆多年,大豆既可裨益人類健康,亦可改善耕作環境,但人類對豆科植物科學知識的不足,未有被充分利用。他舉例說,大豆的田間固氮量平均可達每年每公頃100公斤,從而降低氮肥使用、減少污染和室氣體的排放,有利可持續耕作。中心去年成功在甘肅慶陽和平川兩地栽培了兩款耐旱、生命力頑強的新大豆品種——「隴黃1及2」,以改善當地土質,成果令人鼓舞。

    冀建網絡平台及資料庫

    林漢明稱,希望能藉研究中心繼續深化與國內及國際研究單位的合作,以大豆研究作為先導例子,把經驗應用到其他作物之中。目前已與發展中國家展開合作,如協助南非在邊緣土地種植大豆、協助阿根廷進行改善大豆質量的研究等。未來亦計劃建立一個網絡平台和資料庫,與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共享資訊及技術,並促進各國之間的溝通。

    中大校長沈祖堯亦在會上表示,中大一直致力推動農業研究的發展,由林教授所領導的大豆研究亦成為世界大學聯盟的重點研究項目之一,研究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令香港的植物與農業技術,推廣至全世界。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邓煜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