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勇,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視覺文化評論家。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致力於視覺語言與敘事方式的比較研究。上世紀80年代后期,集中以中國書法為研究個案,比較研究中國視覺藝術中的表現主義傳統與西方抽象語言純粹化的差异關系問題,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以攝影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研究攝影的語言形態及分類原則,后轉而關注中國當代攝影發展及圖像傳播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1997年,代表作《權力關於觀念攝影的對話》發表於香港《現代攝影報》,首次具體提出「觀念攝影」這一新的圖像形態概念,旋即被《中國攝影報》轉載,引發全國性的攝影理論論爭。
「人世太多廢話,投契無須多言。相逢淡然一笑,自在清風花前。」從2011年到現在,微博上的「老樹畫畫」火了,他的作品曾被央視春晚的舞美借鑒,老樹用古體畫與打油詩搭配調侃現代生活的畫畫風格受到追捧,他在詩畫世界中的瀟灑與自由,為網友所鍾愛和嚮往。由老樹主講的《無非是誠懇與自由》的講座近日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舉行,在講座還未開始的镕暇時間,老樹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受追捧被稱「當代豐子愷」
「老樹畫畫」原名劉樹勇,實際上,他的本職工作并不是畫畫,而是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的一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視覺評論。說起來,他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還是葉嘉瑩先生到南開教書的第一屆學生。如今,「老樹畫畫」的微博粉絲數量已經超過142萬,他的人文漫畫,貼近生活,多為身邊瑣碎俗事。寥寥幾筆的小畫,隨意、漂浮,生活瑣碎輕易納入其中,潑辣又熨帖的風格極受追捧,被稱為「當代豐子愷」。
「老樹」是很早以前學生為他起的昵稱,他欣然接受也願意以此自稱。老樹并非科班出身的畫家,早年的老樹只是憑藉興趣自學畫畫。上世紀80年代初,老樹在南開大學中文系讀書,出生在書畫之鄉山東,又在大學時問求教於梁崎、王學仲、霍春陽等名師,由此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一度想從南開轉學到天津美術學院,終於因為手續問題而作罷。畢業后老樹分配到中央財經大學,本來抱著藝術家夢想,還深入拍攝了當時的圓明園畫家村,不曾想那段經歷卻打破了他對於藝術家的幻覺,轉向了研究和江湖之路,用他的話說「已經不喜歡了」。2007年,老樹父親患癌症,老樹憂心焦慮,隨心重拾擱置20年的畫筆,意圖借此打發一個個無法安眠的夜晚。他首次嘗試用國畫的筆墨去畫那些單線的小說插圖,不料為自己推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有所遇有所感有所思
有人評價稱老樹的畫有一種難得的天真,當我們心中的田園日漸荒蕪時,老樹依然堅持在那里,執著地扛起文人畫的旗幟。在畫之外,老樹的打油詩亦是一絕。「不想與人為伍,江湖實在太亂。游走雲水之間,有茶有鳥相伴。」「冬月寄居徽州,時有風過小樓。遙看無盡山色,往事又上心頭。」「春風入懷,有花初開。一念乍起,大雁歸來。」老樹的畫,總是寥寥數筆,傳統的古典山水背景,一個或幾個民國時期的長衫先生,偶爾也能看到飛機或牛仔褲等一些現代元素。談到自己鐘意「民國風」的原因,老樹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民國時整個社會清新健朗的狀態,「如果你看晚清的畫,會發現畫中一股腐朽的死氣,而到了民國時期,整個國家像重生了一樣,既有中國傳統文化,又有留學生從歐美帶來的西方文化,這是我喜歡的。」老樹告訴記者,自己一旦拿起畫筆便如入無人之境,而畫畫的靈感純碎是「有所遇,有所感,有所思」,作為一名視覺文化評論家,老樹稱自己畫畫受到了攝影的影響,他認為攝影拓展了視覺經驗,并把這種經驗帶到了繪畫中,「很多事情在現實中不合邏輯,但卻符合繪畫的邏輯,人的認知太有限,但卻可以通過繪畫來表達,人的束縛實際上是來自內心。」老樹說。
是非不重要有無很重要
在老樹的講座中,充滿了歡樂,在歡笑聲中深受啟發,別人端著肩膀講道理的時候,老樹甩著膀子告訴你,所有你當回事的事,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老樹稱自己只是個「教書匠并非畫家」,「我在畫里很輕松,所以導致大家對我有很多誤解,生活中我和所有人一樣,像驢一樣地干活。」老樹自嘲說道。老樹表示,很多人年輕時覺得自己應該是非分明、立場堅定,但隨著年齡的增大會慢慢發現是非不重要,有無很重要。老樹表示,「當人變的通達以后,眼界就能打開,心胸也會寬很多。好多人說我畫畫賣錢,活得很好,但我每天中午都是一碗拉麵,我無限熱愛那碗拉麵。」在老樹看來,真正的自由就是古人講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年輕時他翻遍卡耐基的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大家都很忙,沒有人在乎你的存在。」要想活得簡單,無非是誠懇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