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七彩雲南

永仁彝族「刺繡」 跳躍在指尖上的藝術
2017年 04月 14日 00:00    香港商报
 

    彝族女子善於刺繡,能否繡出美麗的服飾,以前是衡量彝家女子是否心靈手巧的重要標誌,有「不長樹的山不算山,不會繡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的古訓。

    雲南永仁彝族的刺繡服飾既是一種美麗的裝飾衣物,更是人們以此記載歷史、傳遞情感的獨特方式。如果說眾多的民族服飾都有濃墨重彩傳情表意的習俗的話,那麼永仁的五彩服飾則是其中風采別具的一朵奇葩。香港商報記者劉榕杉

    千年傳承古今交融

    永仁直苴彝族刺繡歷史悠久,麻布、棉布刺繡是農耕以后的事。據載,8世紀初南詔王攻占成都,掠回大批漢族刺繡女工和蜀錦原料而使彝族刺繡工藝得到極大發展。元明清時期,刺繡即在婦女中盛行,到了唐宋時期,彝繡工藝已經十分突出,但僅僅只有上流社會的人才能夠穿得起刺繡精美的服飾,有詩云「蠻王及清平官皆衣錦繡」。彝族的刺繡在發展中,滲透了不少漢族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彝繡,流傳至今。

    永仁彝繡發展到今天,工藝日臻成熟,精細繁复是其一大特色。永仁的彝族繡品圖案豐富,逢邊必繡。袖口繡到肘,褲筒繡到膝,領口、衣襟更是滿滿的,還有坎肩、鸡冠帽、束腰帶、繡花鞋、背包,到處是花朵、花邊、線條……從頭到腳、前前后后沒有哪里沒有綴花。沒有哪里沒有鑲邊,沒有哪里沒有彩蝶飛舞。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山川河流、籐蘿花草、飛禽走獸,以及馬櫻花、山茶花等自然物進行概括、變形、誇張,采用挑花、扣花、十字繡、平繡等手法,「點、線、面、角」相互交融,就藝術化成了一件件豔麗多姿的彝族刺繡品,一件彝族繡品就是一個大自然縮微景致、一個夢想馳騁的天堂、是一個典型化了的物我相忘的結晶。在永仁彝族繡品中,你很難找到兩件完全相同的服飾,哪怕是同一個人繡出來的。因此,彝族婦女縫制的衣服、帽子、圍裙、馬甲、挎包等彝繡產品,都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出了彝山走向世界

    現如今,隨著永仁縣委政府的大力發展與推動,永仁彝繡越來越為人所知,不僅將「彝繡」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那些心靈手巧的刺繡女也紛紛走出了大山,許多刺繡能手、彝繡示範村涌現了出來。如今,刺繡已不僅僅只是為了賽裝節上姑娘們的媲美,而是成為了彝家婦女發家致富的一條好路子。繡娘們以刺繡為業,讓全家人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彝繡也已從服飾發展到家居用品和裝飾品,銷路逐漸打開,彝繡品走出了彝山,遠銷北京,上海等省市以及美國,英國等國家。

    2016年10月28日,「雲南楚雄彝族特色服裝展示暨馬豔麗高級服裝定制2017作品發布會」在「2016北京秋季國際時裝周」閃亮登場,展示了彝繡的無窮魅力,古老燦爛的彝族服裝服飾文化得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如今,這隻紅土地上古老豔麗的民族奇葩正在綻放出新的光彩。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