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新界專刊

一饌可識雛龍味 濃稠溫厚客家菜
2017年 04月 20日 00:00    香港商报
 

    自康熙復界以后,原居於粵北、江西一帶的客家人南遷到香港。由於新界元朗、上水一帶已有「本地人」(即康熙遷界令以前遷居香港的人)居住,所以他們只好到山地或沿海地區定居,而西貢坑口就是其中一個聚居點。隨着客家人南遷,風味悠久的客家菜也傳承到香港。客家菜的特點是油重、味鹹,用料做法樸實無華,帶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其中尤以豬肉類的菜餚最顯特色。

    家傳成氏古法炆豬肉

    在坑口鄉事委員會的安排下,我們深入了解本地客家菜的文化。原來,西貢坑口孟公屋村成氏有一道家傳古菜成氏古法炆豬肉,從祖宗傳到今天,由幾位成氏長老成鏡煌(成伯)、成子良保守着。每逢喜慶節日,成伯就會帶領一眾族人,在村中的柴火大灶生起炊烟,花費大半天時間炆制豬肉,讓族人大快朵頤。

    這一道菜,有純古法版本,也有由古法改良而成的版本。成伯說:「以前的做法是先把生豬肉切成丁方狀,在白鑊上生炒,炒至收乾水為止,然后再加入醬料炆制。但是,這種做法太過費勁了,一來生豬肉難切,二來用鹽炒至收水需要很大力氣。」因此,成伯想出一個方法,改良了這個程序:先不要切割,直接把原塊生豬肉放到開水汆燙。約30分鐘后,才把熟透的豬肉撈起切成丁方,而其后的步驟就跟足古法。成伯的徒弟子良補充道:「這樣說,不單沒有失去古早法,更讓我們省卻不少工夫,是一個好的改良。」

    豬肉缽連續蒸一星期

    完成了這前置作業,豬肉已經熟透了。然而,真正的工夫現在才是正式顯露。幫廚用蒜蓉起鑊,加入汾酒、薑蓉、南乳、八角等調料,然后加水炆煮50分鐘。這段期間,成伯要一直守在灶旁,眼觀炊烟變化,耳聽鑊中沸騰,不斷加減柴枝。最后,還要他親自以醬油、珠油、老抽等調校味道。上桌前,在「鸡公碗」預先放預制的鹹菜、木耳,盛入豬肉,這道自古流傳至今的「成氏古法炆豬肉」方大功告成。

    除了這一道充滿陽剛氣息的菜餚外,本地客家人還有另一道「溫柔敦厚」的美食--豬肉缽。

    從萬宜灣嫁到孟公屋村的邦嫂說道:「每年年尾,客家婦女都要預先蒸好5、6缽『豬肉缽』,過年回娘家時,送給父母及隔籬鄰舍品嘗。」豬肉缽的制作工序不比「炆豬肉」簡單:客家大娘先要把生豬肉鋪滿陶缽,在上面鋪滿一層豆豉、一層薑,然后在蒸煮日常食用的米飯時,放進鍋中同炊。接着,每天蒸50分鐘,連續蒸上一星期,讓豬肉充分吸收薑豉的香氣,熟成至「化」的境界。

    盛載味道也盛載濃情

    「有一些人更喜歡加入自己醃制的梅菜。梅菜混和了豬肉及調料的味道,甚至比豬肉更加好吃!」邦嫂補充道。

    薑豉,家家戶戶常備的調料;豬肉,也是農村可見的食材。在客家大娘的巧手下,它們有了最完美的結合,幻化成一股濃得化不開的味道。豬肉缽,既盛載了客家菜的味道,也盛載了客家人的濃情。

    註:「客家菜菜式」屬於《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第5.27項,內容是「西貢區客家鄉村的喜慶宴客菜式,食品類別包括九大簋、醃菜和粄粿。上水松柏朗也是以客家食物為其傳統食物。」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