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生活與人文周刊

香港早期廣播 在聲音中憶舊
2017年 04月 23日 00:00    香港商报
 

    2018年,香港廣播將會踏入90周年。從上世紀20年代的業餘廣播起步,香港電台的存在意義不僅是懷舊,更是一種媒介傳播途徑的積極拓展。前香港電台副廣播處長戴健文、前香港電台數碼電台台長葉世雄、前香港電台第一台台長鄭啟明近日現身港中大「歷史:從香港出發」系列講座現場,與觀眾一起追尋香港廣播歷史的發展,走進幾代香港人的生活。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1928年

    香港廣播事業誕生

    

    電台文化相當於港人的奶茶文化。雖然不是正餐,也不是餐餐必飲,但每天必須要給電台留出那麼一點時間。戴健文表示,1928年6月30日上午9時,香港第一家廣播電台以3.55波長,845千周正式開始播音,台號為GOW,台址在香港島畢打街的舊郵政總局兩樓的錄音室,這就是香港電台的前身,它的開播標誌了香港廣播事業的誕生。當天播出的一條重要新聞是「英皇喬治五世今日為連接歐洲25個國家及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的廣播系統主持開幕典禮,他用金話筒致詞」,當時制作了兩小時的節目。事實上,香港最早期的播音還可追溯早幾年,於1923年至1926年間,一些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組成「香港無線電廣播社」,并在山頂設了電台,試驗播放一些社會新聞和轉播歌劇等。每周播放兩天,每天播出兩三小時。該社成員還進行過一項試驗性播放音樂會的大型節目。當時的收聽者主要是該社成員及一些社會上層人士。但是,這只能算業餘好者的活動,不屬正式廣播機構,直至1929年9月28日,政府成立香港廣播委員會,負責管理香港的廣播電台。GOW台開播時只有英文台,廣播的對象主要是西方在港人士和當地上層人士,播出內容以轉播英國BBC電台的對外廣播為主,主要是娛樂節目。戴健文稱,1929年2月1日,GOW台號改為ZBW,1934年開始播放新聞簡報。上世紀30年代初,由於社會發展,香港市民的收音機迅速增加,廣播的影響逐漸擴大,ZBW電台開辦了中文粵語節目,播音時間逐漸增加為每天7小時,中英文分時段播出。節目內容包括轉播英國BBC電台節目,定時播出新聞、天氣報告、股市行情和英美股票價格,播放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唱片等。1934年,ZBW電台開始以英語報道新聞,同年,成立了中文台,台號為ZEK,這是該台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35年4月,該台首次使用短波對海外廣播,當時報道的是一艘著名快帆船抵達香港的情形。1938年1月,設立第二台發射機,改變了中英文節目交錯播出的狀况,中英文台可以同時播出。1939年1月1日,該台開始由郵政司接管,另外設了一個廣播諮詢委員會協助管理。

    

    香港淪陷

    廣播一度中斷

    

    鄭啟明介紹道,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火蔓延至香港,香港淪陷。12月8日起,廣播一度中斷。三天后,日本占領軍使用原ZBW電台設備開辦的「香島放送周」開始播音。至此,香港廣播事業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低潮時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香港電台再次由郵政司接管,并對電台設備進行修理和補充。ZBW電台經常組織演出活動,并在電台播出,市民反應很熱烈,因此造就了一批名藝人和名播音員,還使市民對電台廣播更加重視。這一時期,香港電台充分發揮廣播的音響功能,制作和播出了一批由舞台名劇改編的廣播劇,如《雷雨》、《日出》和《原野》等,并於播出的當天,在報紙上刊登廣播劇的台詞對白,吸引了很多讀者和聽眾。1948年8月,該台取消ZBK和ZEK的呼號,正式定名為「香港電台」(RHK),由於業務擴展,原中環告士打酒店的舊址不敷應用,香港電台搬遷至大東電報局電訊大廈,并以該處為總部,達20年之久。上世紀50年代期間,香港廣播界除了向市民提供資訊、娛樂和教育節目之外,還經常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慈善賑災募捐活動,如定期舉辦濟貧慈善點唱會等。這種活動影響較大,每次活動都籌得不少捐款,因此后來得以繼承和發展,并成為香港廣播電視的一大特色。

    

    廣播劇

    演繹社會眾生相

    

    談到香港首間商營有線廣播電台,葉世雄稱,麗的呼聲電台於1949年3月啟播,裝設費港幣25元;每月收費港幣9元,最初播送24小時。麗的呼聲共有兩個廣播頻道,其中「銀色台」主要以粵語廣播,「藍色台」主要為英語頻道,每一電台每天播送24小時粵語節目。麗的呼聲在全盛時期主要播放廣播劇和單人講述的天空小說節目。藝員包括鍾偉明、李我、蕭湘、鄧寄塵等。受到商業電台的啟播影響,麗的呼聲的電台廣播至1973年停播。1949年李我加入麗的呼聲,一年間訂戶增加6倍。何佐芝其后創辦香港商業電台,李我加入。李我的成名作是「天空小說」系列廣播劇,特色在於他包辦廣播劇中所有角色。此外,廣播劇沒有劇本,只有寥寥數十字大綱,由李我即席演繹。李我於粵味十足的悲情故事之中淋灕盡致地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眾生相,熱播8個多月的《蕭月白》尤為其中經典。

    

    節目

    逐漸朝多元化發展

    

    葉世雄表示,1963年商業電台第二台成立,主要播放歐西流行曲,1969年商業電台第二台播出《年青人時間》出現第一位中文唱片騎士猁猁陳任,香港從此開始了DJ文化。1968年3月香港電台從港島中區遷至九龍廣播道新大廈,以此為新的總部。1973年香港電台設立新聞部,在此以前,新聞簡報由政府新聞處提供。1976年電台名稱改為香港電台(RTHK),以反映香港電台增加制作電視節目。并於同年與教育司署(教育局前身)屬下的教育電視台合併,并成立教育電視中心。同年亦開始短波調頻立體聲廣播,進一步提高廣播服務。后來隨著電視的普及化,港台制作的電視節目亦開始多元化,繼有電視劇、紀錄片、綜合節目、文教節目及教育電視等。

    

    「二十四孝說唱故事」

    成經典

    

    此外,粵曲、粵劇是早年電台廣播不可缺少的節目元素。香港電台由1954年起,開始制作粵曲節目,除邀請唱家、老倌助陣外,擅唱的師娘和瞽師亦受到重視。師娘彈唱之風,歷史悠久,與「戲班」、「八音」、「歌伶」,同為人所樂道。師娘唱曲,板槽謹嚴,喜輕攏慢然,板面過板,花式繁多,為顧曲周郎所賞識。粵曲節目既然受到聽眾歡迎,特別是年輕一輩,所以在1956年增設兩個新節目,逢星期四播出的「弦韻歌聲」,邀請社團上電台演唱粵曲;而逢星期日播出的「空中歌壇」,則由粵劇老倌、歌伶現場演唱名曲,負責拍和的樂隊。最特別是在1957年香港電台年報中,指出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色士風等,伴奏粵曲的效果,不及傳統樂器二胡、三弦、揚琴、琵琶、椰胡、簫、笛等。依此說法,當時港台户用的樂隊,亦應以使用傳統樂器為主,一反喜好用西洋樂器拍和的潮流。麗的呼聲在當時視香港電台為競爭對象,因而亦努力自行制作節目,其中粵曲說唱故事便是香港電台少有錄制的。香港電台只於節日錄制一二輯的說唱故事,但麗的呼聲則長期制作。麗的呼聲電台於1973年停業,資料四散,現存於中文大學音樂圖書館的一套「二十四孝說唱故事」,是暫時唯一的第一手資料,共二十四輯,每輯半小時,撰曲、編劇、音樂領導,俱由已故音樂領班羅寶生一手包辦,參加演出的唱家,多為一時之選,包括江平、何大傻、李銳祖、黎文所、李寶瑩、鍾麗蓉、馮玉玲、羅唐生等。根據曲藝界名宿李銳祖回憶,許多嘉賓都是由羅寶生親自請回來客串的。「二十四孝說唱故事」的節目形式,以一人穿插講述劇情,中間配合歌唱片段,無疑是融合了當時最盛行的單人講述和粵曲於一節目內,是難得的嘗試。1959年,香港電台開始使用超短波外勤轉播車(VHF/FM)轉播大戲,以改善音質,并設外勤轉播員在間場時介紹劇情,以吸引聽眾。

    

    前香港電台副廣播處長戴健文(中)、前香港電台數碼電台台長葉世雄(左)、前香港電台第一台台長鄭啟明在講座現場。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