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出手拯救流動性
根治「錢荒」要解決資金結構失衡
昨天,中國人民銀行透過公開市場净投放1400億元,其中包括1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這或為近期日趨緊張的流動性注入些許活力。專家認為,資金緊張與近期銀監會整頓理財產品有關,但根源在於資金結構的失衡,一旦貨幣政策變緊,就會出現錢荒。人行之所以在昨日透過公開市場净投放1400億,目的就是增加流動性,緩解貨幣市場緊張狀態。由於目前去杠杆的目標仍然存在,全年來看,貨幣政策都將保持適度趨緊。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實習記者 施美
幣策收緊帶來「錢荒」
面對資金面偏緊、到期逆回購增多的局面,人行終於出手解圍。對於人行昨日的逆回購操作,財經評論人余豐慧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人行之所以在昨日透過公開市場净投放1400億,目的就是增加流動性,緩解貨幣市場緊張狀態,防止錢荒。
余豐慧分析稱,近期的資金緊張與近期銀監會等監管部門整頓理財產品有關,但根源在於人行適度收緊貨幣政策,導致資金結構失衡的問題暴露出來。她認為,實際上,人行這段時間對於貨幣政策的收緊力度是非常大的,包括房地產行業的資金也基本上處於沉寂狀態,如今資金面緊張的狀况其實不足為奇。
原先的流動性充裕的現象基本上是人行貨幣信貸大放水的結果,這些資金都流入了與房地產相關的領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都是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增速較快,僅房地產個人貸款就增加20多萬億。而房貸都是五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期限,資金都沉寂在這里面,哪里還有流動性呢?而中國的二級市場又不發達,一旦貨幣政策收緊,資金就難以收回。如今人行逆回購的操作大大減少,市場就反映出資金荒。
金融整頓意在挺實體經濟
人行的逆回購,對於流動性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但這種做法在現階段并不宜多用。
余豐慧認為,一定要認識到,中國并不缺少流動性,只是中國的流動性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以及各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現在銀監會對金融行業進行的整頓,就是要防止資金在金融機構里空轉。這或許會掐斷許多機構金融業務的資金通道,影響到流動性,使得一些金融機構資金鏈斷裂。但這是暫時的,只要中國的金融市場能夠理順,堵住那些吸收資金的「無底洞」,這方面的影響不會持續多久。如人行能夠保持定力少放水,如果未來哪個金融機構出現資金斷裂,就應該追究其責任,調查它的資金去向。這樣中國的資金結構最終會出現好轉。
余豐慧還表示,銀監會的金融整頓,最大的目的還是為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如果資金一直在金融機構來回倒騰,那麼中國的經濟風險就會越來越大。一些金融機構拿著資金炒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入實體經濟獲利,造成實體經濟成本高企,最終只能導致流向房地產,推高房價;或者流向股市。整頓的目的是希望資金不要在虛擬中空轉,而是低成本的進入實體經濟。
政策適度偏緊不變
對於未來的貨幣政策走向,余豐慧表示,今年的貨幣政策都不會寬松,因為現在去杠杆的壓力很大。首先要確認一點,就是現在市場上不缺流動性,只是資金結構有問題。資金都集中在房地產和金融機構,不往實體經濟去。現在主要是調結構,讓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所以,現在人行不宜放水,如貨幣政策再度放松,首先房價還會暴漲。
招商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指出,預計人行未來的貨幣政策將以避免極端現象發生、保證基本流動性為目標,貨幣政策寬松可能性極小,資金面將繼續維持緊平衡,金融監管或將溫和推進。
海通證券在近日一份報告中稱,近期資金面仍然穩中偏緊,人行公開市場投放維持緊平衡狀態。為了配合金融去杠杆和政策嚴監管的趨勢,資金面短期難以寬松。不過考慮到資金一旦過度收緊,疊加監管政策趨嚴,可能會導致金融資產短期劇烈調整。展望5月,預計在「去杠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背景下,資金仍維持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