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新聞

古船古港圖畫展亮相
2017年 05月 14日 08:35    香港商报
 

    傳揚海絲文化 重現先民航海舊夢
    古船古港圖畫展亮相
    「天連著海,海連著天,離別家園紅頭船……」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在航海實踐中開辟出一條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航道。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拓展,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能力也不斷提高,成為世界東方的造船大國和海洋貿易的重要碼頭。
    5月12日,首個以海洋為主題的文博會分會場在鹽田大梅沙國際水上運動中心開幕。「一帶一路」中國古船古港圖畫展等系列海洋文化活動,生動再現了先民的航海舊夢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古代圖景。香港商報記者 林麗青
    海上絲路珍貴文化遺存展出
    自有航海活動以來,中國古代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不斷提升,明清時期的造船技藝更是達到絕佳造詣。清代以來,東西洋畫家對中國古船產生了濃厚興趣,留下了一些難得的古船圖畫,并收藏於海外博物館。近幾年來,深圳市鹽田區圖書館海圖專家、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通過跨洋考察、在海內外專家幫助下得到一些古船畫文件副本,并請古船專家廖軍令為部分船圖作了標注。本屆文博會上,「一帶一路」中國古船古港圖畫展就展出了其中的三組作品。其中,一部分展品來自日本長崎平戶的松浦史料館,另一部分來自荷蘭鹿特丹海事博物館。
    古船古港圖畫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珍貴文化遺存。深圳市鹽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秀表示,這些古船古港畫作不僅再現了先民的航海舊夢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古代圖景,而且體現出外國學者、藝術家們熱愛中華傳統帆船的文化情結;同時,也為中國人樹立海洋文化自信提供了鮮活樣本,是對「一帶一路」願景實現的鼓舞。
    《唐船之圖》:中日海上貿易的縮影
    明清之際,中國商船到日本貿易屢禁不止,中日雙方官民均能從中獲得實惠。當時海上航線跨越東海,出發港有南京、寧波、廈門、福州、廣州等地,到達港有長崎、平戶松浦、神戶等地。本次展出的部分展品來自日本長崎平戶的松浦史料館,是日本藝術家為中國商船所做的12幅彩色圖繪。日本對中國唐代極為推崇,因此該畫卷名為《唐船之圖》,畫中船分別以其出發母港或建造地命名,如寧波船、南京船、廈門船、福州船、台灣船、廣東船等……
    長崎平戶松浦史料館收藏的《唐船之圖》原圖縱七十五厘米、橫九百八十二厘米,畫卷題「唐船之圖平戶樂歲堂藏完」,共畫十二艘船。據《樂歲堂藏書目》載,「此畫原藏於庫中,可能是長崎畫工依所見而畫,其時應在松英,安靖二公之間,計有南京船一,寧波船二,福州船一,台灣船一,廣東船一,福州造廣東發船一,廣南船一,廈門船一,暹羅船一,咬留吧發船一,阿蘭陀船一」,此卷大約成於一七二零年。
    在長崎收藏的中國古船畫中,有的畫上還有題詩,如《大清貨舶》云:「海外長通一好鄰,萬艘貿易兩事新,得到漢土尋常物,都作東方無限珍。」詩非佳句,但情深意切,由此可見,日本公眾深感通商貿易是互惠,對中華商船到來之歡迎,以及對中國貨物豐美的喜愛。在這些古船畫卷中,船帆、桅杆等周邊多有漢字注釋,如「本帆柱惣長十六間五寸」等。每張古船畫卷上都有非常詳細的標注,通過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標注,日本人嚴謹的「工匠精神」撲面而來。
    《晚清古船冊頁》:珠江口的清明上河圖
    「一帶一路」中國古船古港圖畫展其餘的展品來自荷蘭鹿特丹海事博物館,由鹿特丹海事博物館館藏的《晚清古船冊頁》31幅彩色船畫,可能是外國人請中國畫家專題創作,也可能是洋畫家手筆,已不可考。此冊頁在1858年曾出現在荷蘭的拍賣市場,這是關於此冊頁的唯一時間記錄。
    中國沿海船及內河海口船種類很多:客船、居家船、貨船、花船等讓人目不暇接,這組畫展現多為珠江口船舶與水上人家,為觀者提供了一幅珠江口的清明上河圖。其中一艘客船/祭祀船,僧侶、技藝表演者列席而坐,船頭船尾分別挂有「分衣施食」、「水陸超幽」字樣的挂幅,完整展現出中元盂蘭盆節祭祀的情景。據工作人員介紹,內地有的研究者對中元祭祀儀式的列位和座次尚有疑慮,直到看到這幅圖才恍然大悟。
    中國古代民俗的考究,往往就藏在生活的細節中,而這些又通過圖畫的形式保留了下來。比如另一張畫卷展示的是廣東的紅頭船,船頭的魚眼睛朝向也大有講究,「眼睛往上看,就是官船;平行向前看則是遠洋船;若是眼睛往下看,那就是漁民船了。」
    《晚清古港圖》:晚清開放口岸歷史依稀
    中國萬里海疆,有數不清的港灣,綺麗、雄闊、古老、偉岸……在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之初,港灣開始承擔起西行東漸的樞紐角色,在一片祥和夢幻般的畫面里,古港以恬靜之風向世人昭告歷經千年的商貿風雲和鐵血狼烟,撩開歷史的雲烟。
    這次展出的12幅中國古港圖畫,沉睡在鹿特丹海事博物館倉庫中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這些寫實手法繪制的古港畫面,又將把觀者帶回遙遠的晚清時期。出現在港口畫面中的西洋船、中國船和熙來攘往的人流,記錄了晚清幾個開放口岸的當年風景。圖畫雖帶給人靜謐祥和的感覺,但背后看不見的硝烟,也是當今中國人所應警醒的。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