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生活與人文周刊

非遺系列活動精彩不斷
2017年 06月 18日 00:00    香港商报
 

    多形式傳承傳統文化

    非遺系列活動精彩不斷

    6月10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由深圳市文體旅游局主辦,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深圳博物館、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承辦的深圳市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在深圳博物館舉行。此外,深圳市寶安區將在「文化遺產日」前后共舉辦9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其中,《風從東方來清代外銷精品展》為觀眾展示了18、19世紀中國外銷藝術品的獨特魅力,令人叹為觀止。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為傳統非遺賦予新時代烙印

    在當日的深圳博物館活動現場,來自深圳各大大學的傳統歌舞展演,成為本屆遺產日活動的一大亮點。熱情洋溢的音樂,輕快動感的舞姿,向市民展現了全國各民族的熱情和活力。其中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子帶來的新疆刀郎舞、藏族舞、蒙古舞、傣族孔雀舞氣勢宏大、舞姿曼妙,來自深圳大學藝術團的古典舞融合了現代元素,深圳藝校師生聯袂呈現的秧歌舞、北京師範大學南山附屬學校少兒爵士舞團帶來的扇舞。此外,多種助興節目也獲得了好評。將傳統韻律與流行音樂結合的歌曲《皮影戲》朗朗上口,融合演講的京劇藝術《青衣》,剛柔并濟的《太極魂》……為傳統非遺賦予了新時代的烙印。

    此次活動集中展示了面塑、景泰藍、剪紙和烙畫,現場展示互動讓市民們體驗了一把「非遺制作」。活動現場還安排了兩場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講座,吸引了大批市民參加。其中,國家一級演員柏春林主講的《京劇藝術欣賞》將觀眾帶入了京劇的世界,深入淺出的講解配合優美的唱腔,淋灕盡致的展現了京劇之美。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宋斌帶來《楊氏太極拳賞析》為觀眾展示了楊氏太極的拳法與拳術。

    此外,《二十四節氣知識展》在博物館三樓平台展出。免費文物鑒定在博物館報告廳舉行。多位知名專家現場免費為市民鑒定文物,講解文物收藏知識。

    寶安9項活動現遺產傳承

    深圳寶安區「文化遺產日」活動由寶安區文體旅游局主辦,寶安區文物管理辦公室、寶安區文物管理所承辦,寶安區圖書館、寶安區群眾文化藝術館、寶安區收藏協會、寶安區各街道文體中心、寶安區各民辦博物館協辦。

    記者了解到,活動圍繞「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的主題,發動寶安區收藏協會等社會組織,利用公共文化活動場所,舉辦寶安區文物保護成果圖片展、海上絲綢之路古陶瓷展、『一帶一路』外銷扇展、龍泉青瓷百家茗杯展、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及文物保護成果圖片展進社區等9項活動,宣傳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增強廣大群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廣東地處南海之濱,峽灣良港眾多,漢代以來就一直成為中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樞紐。明清時期,伴隨環球貿易航線的不斷拓展,從這個樞紐出發,中國的絲、瓷、茶三大名產和工藝美術源源不斷地傳播到歐美。清乾隆22年(1757年),「一口通商」御旨的頒布,廣東十三行成為清政府特許的唯一經營管理自海路而來的中西貿易的商行。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政策,廣東壟斷海路中西貿易近一個世紀,成為清朝全盛時期世界市場的重要環節,也成為中國外銷藝術品的生產基地與中轉基地。

    外銷扇展領略「中國風」時尚

    在廣東生產并銷往海外的廣繡、廣彩、廣雕、外銷畫、外銷壁紙、外銷銀器、外銷漆器、外銷扇、名片盒等,無不洋溢著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廣州本土的審美趣味,又散發著西洋的异國情調,异域生輝、异趣盎然的中國外銷藝術品在西方掀起了「中國風」的社會時尚。

    18、19世紀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以及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中國工藝品源源不斷地外銷到歐美等國家,在歐美上流社會掀起了一股崇尚「中國趣味」的社會時尚。18世紀是歐洲洛可可藝術風格興盛發展的重要時期,它追求的是一種精緻、輕巧、纖秀的藝術理念。「中國趣味」與洛可可藝術有不少相同之處,它們都注重細節,精緻纖巧,可以說洛可可藝術風格為「中國趣味」的流行提供了基礎,而「中國趣味」的引進又促進了洛可可藝術的多樣化與繁榮,二者是同期同步發展,是中國藝術與歐洲藝術接觸撞擊下,在人類藝術史上綻放的一朵奇葩。

    本次《風從東方來清代外銷精品展》展覽甄選17世紀到19世紀廣州地區制作的各類工藝美術精品80件套,從中可以看到象牙、玳瑁、掐絲琺瑯、刺繡、堆綾等各式珍貴材料和多種獨特工藝之間的完美結合,其設計之巧妙,工藝之精湛,令人叹為觀止。同時,也為觀眾了解當時東西方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