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七彩雲南

元陽哈尼梯田:原生態的農耕文化
2017年 06月 28日 00:00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劉榕杉報道:中國的農耕文化,源遠流長。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紅河州南岸的哀牢山上,存在著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梯田,這一片由哈尼族祖先於一千多年前開始依山而塑造的地貌,面積共19萬畝,養育了近30多萬農業人口。它既是中國原生態梯田的杰出代表,亦是世界農耕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2013年雲南紅河哈尼梯田申遺成功,成為第一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而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其意義不僅僅限於中國又增加一處世界遺產,更在於它是中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哈尼梯田分布從山腳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巔,級數最多可達3700多級,規模宏大,氣勢磅礡,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杰作。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千百年延綿不絕,至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其結構、內涵、組成要素和環境千百年來未被根本改變,傳統的耕作體系至今還很活躍,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追本溯源萬畝梯田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三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哈尼族的先民「和夷」便活動於今四川省大渡河南岸及雅礱江以東地帶,并已從事農耕。由於民族矛盾和戰爭的原因,哈尼族被迫離開其起源地,經輾轉遷徒,至隋唐時期,一部分定居於滇南哀牢山區的哈尼族已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梯田農業。唐人樊綽《蠻書雲南管內物產》說:「蠻治山田、殊為精好。」從當時雲南各少數民族治理「山田」的技術來看,唯有哀牢山區的哈尼族梯田達到「殊為精好」的水平。在哈尼族先民遷徙到哀牢山區定居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其生計除農業以外、狩獵、采集還占有重要地位。人們選擇向陽平緩的山坡居住,進行刀耕火種、種植旱稻、蕎子、芋類等旱地作物,為了保持肥力,將坡地改為台地,幾年后,台地自然沉降穩固。后來開渠飲水,進行灌溉,形成了梯田。挖築梯田從最底層開始,根據坡度大小,設計梯田的寬窄和長度,從上到下挖土,以腳踩和用鋤頭背敲打等辦法夯實台地,台地邊緣沿地勢彎曲伸展,所受壓力均勻不易崩塌。台地在尚未挖通水溝之前,仍種植旱地作物,通過施綠肥、挖翻等反覆耕作,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含水率,使得台地生土熟化。台地經過日曬雨淋自然沉降,形成穩固的基礎后便可灌溉并壘築田埂。如此逐級向上開墾,便形成長短不一、寬窄不等、層層疊疊、波浪狀闊的梯田。

    千年傳承原生態的農耕文化

    哈尼族根據長期對自然的觀察,創造了自己的历法,按照自然物候的變化來安排各種農事,祭祀以及家庭生活。哈尼族梯田一年只種一季作物,秋收后到翌年插秧之前镕置土地。栽秧株距無規則,每叢秧苗1-2株,農历二月撒秧,四月移栽,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收割。梯田難以使用大規模農業機械,因此哈尼族人采用傳承千年的傳統耕作方式耕作,每年耕作需要經歷挖頭道田、修水溝、犁、耙施肥、鏟埂、修埂、造種、泡種、放水、撒種、薅草、拔秧、鏟山埂、割谷、挑谷、打谷、曬谷等20餘道工序。一年一季的生產使梯田有充分的恢復土壤肥力的修養期,加之天敵滅蟲、人工除草,是天然的有機種植。再者,聰明的哈尼族人利用自然、地理特點,將哈尼村寨中平時積蓄的人畜糞便「積肥塘」中的農家肥,和夏季雨水從森林中冲刷出的腐殖質引入梯田,營養秧苗。這樣形成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森林、村寨、梯田和河溪互補,形成了專家們后來總結出來的哈尼梯田生態環境「四素同構」的和諧系統,堪稱「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典範。水是萬物之源,是哈尼梯田的重要生命線,為了保障成千上萬畝梯田,聰明的哈尼人秉承《四季生產調》和《哈尼哈吧》等哈尼古歌的指導,以「木刻分水」制度、「溝長制度」,由德高望重的老者牽頭協商,根據各村寨、需灌溉梯田面積的大小,約定每條水溝應該分得的用水量。同時,為了保證分水公平公正、計量準確,哈尼族人選用質地堅硬的木材刻出開口寬度大小不同的橫木,制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計木刻分水器,保證了每塊梯田都能得到約定的用水量。至今,為傳承保護哈尼梯田,地方政府以投資修建引水溝渠約590多條,灌溉面積約為22.2萬畝。哈尼族以數十代人畢生心力,墾殖了成千上萬畝梯田,將溝水分渠引入田中進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長流,梯田中可長年飽水,保證了稻穀的發育生長和豐收。哈尼族墾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驚絕,其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之中,無不奮力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這一景觀構成了千奇百態變幻莫測的天地藝術大交響樂,成為舉世矚目的梯田奇觀。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