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新聞

張華峰: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牢固 一國兩制增強國際投資者信心
2017年 06月 30日 23:20    香港商报
 

  張華峰: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牢固

  一國兩制增強國際投資者信心

  回歸20年以來,香港金融業蓬勃發展,與內地在金融領域的合作亦愈來愈緊密,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以進一步鞏固。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認為,「一國兩制」成功落實,增強了國際投資者的信心,對香港經濟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過去20年中,本港金融業生產總值增長快速,為同期GDP增速的兩倍;香港股市總市值目前達28.5萬億,是九七回歸時的8倍。香港商報記者伍敏

  張華峰表示,香港回歸以來最大的成就是「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成功實踐,它既保持了港人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不變,又維護了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更讓香港成為國家面向全球的「超級聯繫人」。無論是經濟、金融、貿易方面,這個「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不但令香港受益,更可協助國家在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取得卓越成就。「一國兩制」成功落實,增強了國際投資者信心,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國家看重港「超級聯繫人」角色

  回歸祖國20年來,中央對香港落實不少重要的金融政策,從中可見國家十分借重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令國家金融政策開放步伐走得很穩健,包括H股在港上市,至后來的CEPA、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債券以至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等。這些金融政策皆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國家對外開放其中一扇大門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令香港金融業持續發展之餘,亦能讓國家金融體系借助這些政策的落實逐步與國際接軌。

  回顧本港金融業發展,張華峰指,20年來,本港金融業生產總值增長是同期GDP增速的兩倍;按2015年數字,金融服務業占GDP比率已升至17.6%,就業人員高達24.6萬人。而最大的變化是,香港股市跟隨內地經濟起飛,來港上市的中資公司占比大幅增加。1997年底,只有101家中資企業在香港上市,僅占香港股市總市值的20%;而截至2016年底,內地來港上市企業已有1002家,占所有香港上市公司數量的51%,更占港股總市值的63%;從上市企業數量來計,這20年間大幅增長了10倍。

  目前,以市值計算,香港是亞洲第四大及全球第八大證券市場。截至今年5月份,香港股市總市值達28.5萬億元,是1997年回歸時的8倍。更重要的是,香港多年來穩占全球IPO集資的三甲寶座,去年已經是第三度蟬聯冠軍寶座。

  港上市公司組合須作出改革

  然而,新興經濟體近年來已茁壯成長起來,金融科技發展更是一日千里。張華峰認為,香港上市公司組合因此有必要作出改革,以配合這股潮流大勢,以利海外已上市大型企業亦能到香港作第二上市,好令本港股票市場不斷成長、不斷壯大。

  對於港交所就開設創新初板和創新主板作概念性諮詢,以及改革創業板和主板上市規定進行諮詢,張華峰表示,港交所就如何加強市場質素和同時拓展新經濟板塊展開公眾諮詢,這方向是正確的;不過,他亦提醒不要忽略創業板的正確功能在於協助初創企業逐步成長。

  他認為,設立創新初板和創新主板若能成事,必可刺激本港股票市場交投和提升活力,并且可以確保香港股市不會落后於新經濟迅速發展的最新形勢,令香港金融市場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而這一切亦應關注在沒有集體訴訟制度下如何加強保障小投資者的做法。

  至於就強制所有創業板上市時要包含公開發售部分,張華峰建議可把配售形式上市的門檻由100人大幅提升至200至300人,以避免股份過於集中而出現操控市場的可能性,同時又避免上市費用大增、扼殺企業上市集資的機會。

  張華峰期望,新開設創新初板及創新主板能吸引更多優質創新企業來港上市,加強本港股票市場集資能力,同時亦配合國家提倡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方向,促進新型經濟結構真正成形。

  把握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機遇

  此外,作為國家的對外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受惠於人民幣匯改政策,亦成為全球最舉足輕重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自從2009年1月人行與金管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開始,香港各類人民幣存款數額近數年出現了爆炸性增長,資金池一度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至今年4月底雖然人民幣資金池回落至6000億元水平,但仍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張華峰認為,隨着「債券通」即將落實,未來人民幣債券將會在香港有爆炸性增長,再配合更多人民幣計價商品交易、人民幣票據,以至進一步落實「債券通」及「新股通」,必定推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企業來港進行人民幣IPO,未來香港必然能夠進一步擴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現有優勢。

  張華峰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穩步發展,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包括倫敦和新加坡都希望挑戰香港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香港更加要把握發展機遇,鞏固和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地位。

  打造香港「一帶一路」金融樞紐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國家對外貿易和投資必然會大幅增加。張華峰認為,作為「一帶一路」沿線最重要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可發展成為「一帶一路」金融樞紐,滿足「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融資及金融服務需求。

  他認為,未來很多與「一帶一路」項目有關的企業都會有融資需求,包括發債、票據以至上市等等,本港憑着良好的監管水平、資金自由進出以及穩健的金融基建,再加上已落實多個互聯互通計劃,相信能成為「一帶一路」債券中心、財資中心及上市集資樞紐,進一步鞏固現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張華峰指,「一帶一路」未來的萬億建設亦將會更多利用人民幣作為主要貨幣,香港既已是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已經擁有先天的優勢,但仍要積極發展更多的人民幣產品去豐富人民幣資金池。

  吸引「帶路」企業來港融資上市

  張華峰說,香港可以通過開發各類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和投資工具,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利用香港進行人民幣計價、交易及融資,推動人民幣在「一帶一路」項目中的使用,以降低投資運營中涉及的匯率風險及成本,亦可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來港進行融資及上市。另外,香港專業服務水平位處全球高端水平,可以為「一帶一路」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及仲裁調解中心等。

  張華峰認為,把握「債券通」北向落實的經驗,以爭取盡早落實「南向通」并讓債券證券化,香港債券市場發展才有望進一步擴大,吸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及項目選擇在港發債及票據。

  上市集資方面,如果能落實「新股通」,并讓內地機構投資者可透過本港市場認購相關新股,相信將會大幅增加「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在港上市的吸引力。對內地來說,既可吸引國際大型企業在香港上市,內地投資者的資金也在安全合理的投資範圍內,能讓內地監管機構更放心。

  吁容許本港券商設內地分行

  不論是CEPA,還是滬港通或深港通等金融政策的推行,皆是以內地與香港互惠互利為目標。以市場健康平衡發展為慮,張華峰建議,可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上,以先行先試方式,容許香港本地券商在內地開設分行經營港股通業務,讓內地投資者參與新股通,以至為內地企業融資集資及為區內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服務。香港未來是否繼續輝煌,仍得倚靠國家發展及把握眼前機遇。繼「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創立后,中央又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更是為香港尤其金融服務界帶來重大機遇。

  冀新股通增港股市場活力

  張華峰表示,「一帶一路」下,香港可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成為「一帶一路」最重要金融服務樞紐,而香港這一獨特優勢,同樣可以發揮在大灣區未來發展中。特別是,若新股通落實,并開放IPO給大灣區專業投資者甚或居民來港參與新股上市認購,必然可以增加本港股票市場的深度、廣度和活力,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

  這將是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經濟發展及擴大投資機遇的方案,絕對可以說是一個「多贏」方案。張華峰指,香港證券業界在應對國際金融局勢方面有充足經驗,從業員大多具國際視野,亦了解市場運作,如果能直接為內地投資者提供股票買賣及諮詢服務,將可為內地投資者提供很好的投資體驗,促進整體市場健康發展。

  不過,張華峰亦指,本地券商與內地券商長期處於不對等競爭狀態,縱使已有「CEPA 10」規定,但香港券商卻至今仍未能北上開業。當前,以本地券商為首的華資經紀市占率日益縮減,在回歸初期,以華資經紀為主的C組經紀,市占率占成交額約三成左右。現時雖然市場每日平均成交由當年每日百多億元,增長五六倍至現時七八百億水平,但C組經紀市占率只剩一成左右。

  因此,張華峰建議,可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過程中,以先行先試方式,容許香港本地券商在內地開設分行經營港股通業務。另外,近年資產管理牌照大幅增長,資產管理將會是未來本地券商新的發展方向。張華峰希望港證監放寬有關券商經營資產管理業務的規限,可以用較簡易程序讓本地券商重新經營資產管理業務,讓本地券商另覓一片新天。

  張華峰觀點

  「一國兩制」成功落實,增強了國際投資者信心,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角色。

  香港上市公司組合有必要作出改革,以配合金融科技發展的潮流大勢。

  創新初板和創新主板若能成事,必可刺激本港股票市場交投和提升活力。

  未來債券通及新股通等落實,可推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企業來港進行人民幣IPO。

  香港可發展成為「一帶一路」金融樞紐,滿足「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融資及金融服務需求。

  本港憑藉良好的監管水平及穩健的金融基建,可成為「一帶一路」債券中心、財資中心及上市集資樞紐。

  中央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為香港金融服務界帶來重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上,建議以先行先試方式,容許香港本地券商在內地開設分行經營港股通業務。

  港金融業大數據

  搟2015年金融服務業占GDP比率已升至17.6%,就業人員達24.6萬人。

  搟截至今年5月份,香港股市總市值達28.5萬億港元,是1997年回歸時的8倍。

  搟截至2016年底,內地來港上市企業已有1002家,占港股總市值的63%。

  搟香港多年來穩居全球IPO集資三甲寶座,去年已是第三度蟬聯冠軍寶座。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