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投資分析

債券通帶動金融市場發展
2017年 07月 04日 00:00    香港商报
 

    中國內地與香港的債券通交易於7月3日正式開放。分析員認為,海外對持有中國債券的潜力龐大,但他們同時警惕投資者新計劃并不能保證投資回報一定上升,但至少從中汲取經驗。

    債券通的目的是什麼?

    中國擁有世界第三大債務市場,落后於美國和日本。即使中國人民銀行在去年已開通了給不同分類型的投資者,但外資持股不足1.5%。離岸交易商在2016年僅購買了一百億左右的票據,僅占總量的一小部分。中國政府渴望更多外國資金流入,授權債券市場的開放,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現有的方式,債券通暫時只有一個方向,從香港到國內,在不久的將來期望會一起開放至從國內到香港。為確保資金進來而不是流出,同時由於擔心人民幣貶值,中國投資者對離岸資產感到不大興趣,而現有的股票通計劃和單獨的跨國互惠基金制度,已經令很多的錢離開國內。監管機構正試圖遏制這一點,所以債券通方便了資金流出的監督。

    雖然債券通可能是外國投資者的最佳渠道,但實際投資決定是基於中國債券的吸引力。10年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約為3.6%,是最大的經濟體中最高的。但政府政策的難以測性,例如過往導致債券市場崩潰的去槓桿化,可能會令投資者失望。在人民幣貶值擔憂的情况下,貨幣對冲的成本和复雜性是潜在買家擔心的另一個因素,期望債券市場的開放會令中國的金融地位發展的更美好。(聲明: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但基金及股票投資組合均持有。) 龐寶林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