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九州評彈

平常心看世遺
2017年 07月 10日 00:00    香港商报
 

    上周末,可可西里和廈門鼓浪嶼先后納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的第51和52處世界遺產。不少媒體都將報道重點聚焦在了「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升至第一」「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等詞句上。無疑,這是對中國的自然、歷史、文化的豐富性、重要性、價值性的絕對肯定。

    事實上,以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地理、生態、文化的多樣性,全球極少有國家可以成為中國的對手,「世界遺產最多」的稱號早就是中國的囊中之物。對此,我們更應當感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而不是我們將其申請了「世界遺產」。更何况,僅僅52處世界遺產,遠遠不能代表中國所擁有的人類遺產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時至今日,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仍有數量眾多的人類遺產面臨危險,亟需我們加強保護。

    申遺不是為了旅游開發

    畢竟,世界遺產不是奧運金牌,而是對一項人類歷史文化傳承的長期責任。因此,在關注數量的同時,我們更應關注質量。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包括故宮、天壇、麗江古城、三江并流、張家界等世界遺產,都先后遭到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黃牌警告」,引發了國際輿論對中國的非議。不少中國的世界遺產也確實在申遺成功后,因為名聲大噪而吸引了超過其承載能力的游客,反而導致其面臨更大的破壞危機,這無疑是與申遺的初心截然相反的。但從現實情况來看,「重數量、輕保護」的取向仍在很多地方繼續。

    應當說,在保護人類遺產這項事業上,數量的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中國來說,長達三十多年的申遺之路,也同樣是一條國人對人類遺產認識不斷提升的教育過程。八十年代長城、故宮、兵馬俑申遺成功時,國人還普遍以中國文化獲得世界認同的「泛民族情緒」來理解其價值;而今日,隨著中國成為世界遺產第一大國,國人對世界遺產的認識也逐漸成熟,逐漸回歸到對人類遺產的價值評價本身。近年,各地政府已逐漸認識到「申遺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的初心,由過往的功利主義的旅游開發,走向了更具可持續性的保護之路,比如此次申遺成功的鼓浪嶼,就已經表示將控制游客數量、改善遺產保護狀况。如果說,「數量第一」能夠換來國人保護人類遺產的一顆平常心,那或許正是此次中國申遺成功的最大價值。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