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轉型新機遇 積極姿態融入大灣區
7月1日上午,《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協議中規劃了七個重點合作領域。其中「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措施聚焦城市群發展和科技創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報告稱,以新都市群與創新驅動為核心的「雙轉型」,將在未來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所謂「雙轉型」指的是單一城市向都市群轉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轉型。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大背景下,「雙轉型」為全球經濟、都市群和城市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從規模上看已是世界級大灣區,所欠缺的只是一體化的程度,在這方面香港應該更為積極主動的融入到大灣區的建設中。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實習生 楊天祺
為港轉型提供土壤
灣區經濟作為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是當今國際經濟版圖的突出亮點,是世界一流濱海城市的顯著標誌。國際一流灣區如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等,以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為其最重要特徵,具有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發揮著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重要溫床。
合作是灣區經濟的根本,如果不能做到資源的有效配置、產業的高度協同、交流的高度暢通,是無法形成灣區經濟的。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提出至今,輿論熱議不衰,就是因為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國兩制」的環境下,特殊性十分突出。從目前的情況看,雖然粵港澳三個地區都屬於中國較發達的地區,但這一區域仍離灣區經濟有很大的距離,區域合作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中之重。7月1日,時逢香港回歸20周年,《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代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離現實更近了一步。
近年來,回歸實體、回歸製造業,避免金融中心城市經濟高度虛擬化的軟肋,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發展經濟的主要路徑之一。但對於香港來說,重塑製造業並不現實,發展創新科技成為次優選擇。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布局,無疑為香港提供了轉型的土壤。《框架協議》所規劃的七個重點合作領域中「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措施聚焦城市群發展和科技創新,香港能從中獲得轉型的要素。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報告稱,以新都市群與創新驅動為核心的「雙轉型」,將在未來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所謂「雙轉型」指的是單一城市向都市群轉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轉型。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大背景下,「雙轉型」為全球經濟、都市群和城市發展提供了新動力。其中,城市群的優勢,在於發展空間不局限行政界線,發達的交通網絡可以實現大區域、廣覆蓋的資源配置,發展動力更為持續,有利於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影響力。紐約、東京、倫敦,在全球地位高、影響力大,歸根結底來源於以其為核心的都市群的實力。打造新都市群,是成為全球頂尖城市的首要選擇。而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轉型則是城市發展動力的轉型。過去20年,單一的金融中心城市,其中也包括香港暴露了單一金融中心城市經濟高度虛擬化的軟肋,也彰顯了跨國公司推動下的全球產業分工格局的缺陷和不足,利用大灣區進行轉型是香港持續繁榮穩定的必經之路。
強化「超級聯絡人作用」
強化創新驅動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競爭力的不二法門,也是粵港澳發展的共同需求。珠三角9市一直是市場改革的先行者和試驗田,市場意識強、市場體系完備。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出口佔GDP比重高達75%,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8倍,大灣區已形成開放型國際網絡。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要素資源豐富,灣區內研發機構、大學眾多。廣東具有2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有18家,澳門1家。創新企業華為、騰訊、中興等企業的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以國家地區排名,在全球排第六位。關鍵的是,大灣區中的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創新科技開始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種種要素都讓香港「超級聯絡人」的作用凸顯。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認為,在創新科技方面,香港也要強化「超級聯絡人」的作用,在內地給予香港優惠措施的同時,香港可利用香港法律、與國際市場直接對接的優勢,規避部分國家對中國內地出口技術產品的限制,如瓦森納協定(原巴黎統籌委員會)等國際協定成員國對中國內地企業進口方面的限制。在生物技術方面,香港具有完善的監管法規政策及較低的產品創新門檻,可吸引內地企業進入香港發展。推動香港風險投資市場覆蓋大灣區,支持灣區內地企業和研發機構以科研成果吸引風險投資進入;完善灣區產權和證券市場,開展高科技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讓風險投資通過出讓其所佔產權或股權兌現報酬,確保風險資本的順利投資和依法獲得回報。
對於創新科技的發展,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建議,要讓更多的國家級研發中心進駐粵港澳大灣區,對新進駐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中心,給予資金支持。同時加強香港研發與其他城市產業的對接,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和充分利用河套地區方面,相互學習,加快產業對接。
為了加深相互交流,內地與香港都要支持港澳青年走出來,引導內地公司進入港澳。鼓勵和支持香港有關機構與灣區內的華為、騰訊、中興、華大基因等高新科技企業合作,接收港澳青年(學生)前往實習,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技能水平與實踐能力。推動已經度過創業階段、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進入港澳,鼓勵創新型企業在港澳設立辦事處、研發中心分部或者實驗室等,以港澳為平台積極「走出去」。這需要香港以更為積極的姿態應對。
探索區內特色市場化
當然,上述建議顯然不那麼容易實現。有論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最理想的分工是深圳研發、香港投錢、珠西生產、廣州外貿。這也是目前最容易實現的區域協調發展方式。因為內地與香港資本的整合根本不是新鮮事物,香港是中國內地重要的外資來源地,也是內地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16年底,內地已審批的外來投資項目中,與香港有關的佔44.7%,來自香港的外資實際使用金額累計達9137億美元,佔中國內地使用外資總額的51.8%。香港也是內地對外直接投資的首要地點,截至2015年,內地在港的直接投資額累計達6569億美元,佔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59.8%。此次大灣區的發展,仍可依葫蘆畫瓢,繼續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優勢,在大灣區中取得重要地位。但香港社會仍然欠缺「人和」,仍有人將大灣區斥為概念炒作,連內地人士買奶粉都諸多限制,遑論人員自由流通。
實際上,香港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民生的問題。回歸20年來,雖然中央給予了香港很多優惠政策,但香港自身畸形的產業結構和過分自由的經濟帶來的反效果,使得底層民眾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之前再多的優惠政策和項目傾斜都只能吹大泡沫,這點港人自己也有責任。快錢和倒賣生意做得多了就不會做實業,要徹底解決就要中央干預,但那又會激起本土思潮。這種困局只有港人自己能解。例如目前大灣區的建設香港不積極參與,深圳也有足夠強大的金融資源,做成深圳研發、深圳投錢、珠西生產,廣州外貿。屆時香港將被徹底邊緣化。為今之計,香港必須扮演好「超級聯絡人」的角色。畢竟香港仍然擁有優越經商環境,法律完善、公平競爭、國際化程度高等優勢,擁有足夠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投資者。
另有論者認為,即使粵港澳灣區確有門面工程的影子,但這也不意味著前景悲觀。首先粵港澳大灣區是整個大中華地區城鎮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現行基建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如廣州新白雲空港當年設計容量為年均輸送人員2500萬人次,但2016年這一數字已突破6000萬,可見灣區人員流動密度之大和經濟持續發展的潛力。再者,雖然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相繼被以高新科技貨物為主的深圳鹽田和以重工貨物為主廣州南沙超越,但香港物流觸角伸向擁有更高附加值的航空物流領域,2016年香港國際空港的高附加值貨物吞吐量位列亞洲第一。由此可見,灣區各城市的經濟互補性和職能互補性很強。珠三角自古就形成了一套迥異於內地的商業文化氛圍,香港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應積極融入,應充分發揮其商業文化的優勢,探索走出一條灣區內自己的市場化之路。
探索建立「2+3」聯盟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認為,與三大世界一流灣區比較,粵港澳大灣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GDP僅次於東京灣區。機場旅客吞吐量最大,且領先優勢明顯。粵港澳大灣區頗具實力,已是世界級灣區。並且隨著大灣區建設的推進,積極發揮競爭優勢,將是全球空間和經濟體量最大的灣區,將成為引領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粵港澳大灣區有一項獨特的優勢,同時這項優勢也是巨大的挑戰,那就是「一國兩制」。在「一國兩制」框架下,著力對接「國家所需,港澳所長」,大膽探索粵港澳協同化發展新模式,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實現港澳經濟持續增長,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是粵港澳大灣區必須面對且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機遇是大於挑戰,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成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示範區,應彰顯「一國兩制」事業的強大生命力。
應正確認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潛力和差距。在貿易、金融方面,港澳特別是香港具有領先優勢,內地還有不小差距。而在創新科技方面,內地的深圳具有領先優勢,灣區內新的高科技公司主要在珠三角特別是在深圳。其實深圳的市場條件不如港澳,但卻出了這麼多優秀的世界級企業。這就需要港澳思考如何推進創新科技發展,強化經濟發展後勁。實際上,差距就是潛力,灣區城市各有潛力,如能在大灣區框架下彼此學習,互相促進,將化挑戰為機遇,實現更好發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建議,建立「港澳+自貿試驗片區」聯盟,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借鑒港澳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經驗,以深圳前海蛇口、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個自貿試驗片區為主體,探索建立「2(港澳)+3(自貿試驗片區)」聯盟。通過聯盟,可以提升廣東三大自貿片區的開放與制度創新能力,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現行試驗國際經貿新規則、新標準,通過率先實現與港澳的對接,積累經驗,為與更高標準、更大範圍的國際貿易投資規則制定提供借鑒。
加快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和綜合交通一體化。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整合交通網絡」,利用高速、便捷的交通網絡連接城市群,實現空間一體化,為企業建構區域性生產網絡提供便利。空港一體化和港口一體化能使交通資源利用達到最優。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自由流動。還要做到加強通關便利化硬件建設和提升粵港澳貨物通關便利化和科研資金跨境便利化。
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實港澳居民的同等待遇。在子女教育機會、醫療服務、社會保障、公積金繳納、稅制稅率、購買住房資格等方面,在廣東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落實同等待遇。並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協調)委員會。借鑒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的做法,建立由中央政府主導、港澳特區政府和廣東省政府參與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委員會,負責灣區的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