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九州評彈

「格斗孤兒」需「逆襲」之路
2017年 07月 24日 00:00    香港商报
 

    藉助視頻的傳播,兩名「格斗孤兒」的故事在網上傳播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大爭議。一些來自四川涼山的孤兒,在成都的一家搏擊俱樂部中每日接受艱苦的訓練,并不時進行商業比賽,時常受傷流血。雖然生活艱苦,他們卻表示在這里「吃穿住什麼都有」、「回去只能吃洋芋」,因此更想留在這里繼續打拳。

   記得幾年前,內地曾經破獲一起血汗工廠非法使用童工案件,但在被警察解救的童工卻無一例外地表示「不願意回家」。在血汗工廠里雖然勞動辛苦,工資低廉,卻能讓他們吃飽飯;如果回到家鄉,他們可能連飯都吃不飽。這些格斗孤兒面對的境况與他們如出一轍。

    事實上,打拳從來都是底層人士藉以翻身,甚至逆襲的快捷方式之一,因此拳擊也被稱作是「窮人的運動」--菲律賓拳王帕奎奧,美國拳王泰森,中國第一個國際拳王熊朝忠,都無一例外。某種程度上,我們應該慶幸還有拳擊這樣一項運動,可以讓窮苦人家的孩子,避開與上層人士競爭金錢和資源,僅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就能通往成功;我們也應該感謝搏擊俱樂部的老闆,給了這些孩子在困守家鄉的前途之外,又給了孩子們另外一種人生的可能,哪怕這種可能仍是荊棘密布。畢竟,如果不去打拳,恐怕就如同視頻里所說的,孩子們只能回去放牛放羊,這難道就是我們所期望的?

    道路或崎嶇重在紮好圍欄

    更何况,在現代拳擊格斗等運動發展到今天,從十幾歲就開始練拳已經是成為職業運動員的必要前提。從這層意義上說,這些「格斗孤兒」能夠接受較為標準的訓練,留著了人生逆襲的希望,已經比那些血汗工廠的童工好了不知多少。

    至於教育--很多人至今仍把在學校上學等同於教育,真的是格斗孤兒們急需的嗎?且不說在吃不飽飯、沒有家長監護的環境下能否讀好書,只說在優質教育成為稀缺資源的當下,真能夠改變孤兒們的命運嗎?更何况,教育所指的可不僅是在課堂上讀書,更包括氛圍的熏陶、眼界的開拓和實踐的積累,留在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接收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比在大山中讀幾本書本強不知多少。難道回到大山里,就可以不讓孩子們與未來的發展脫節嗎?

    這些孩子無疑是可憐的,但廉價的同情并無法改變他們的命運,也無法改變他們生存發展資源有限的現實。面對天生的貧困,他們的人生道路注定曲折艱難,不如給孩子們更多的可能、另類的希望,哪怕這些途徑可能并沒有老路安全。我們更該做的,則是紮好道路的圍欄,關注孩子們的基本權益,如有沒有虐待、克扣工資、足夠的休息時間、獲得基本教育的權利等,不讓這些遭受命運不公的孩子們,受到二次的傷害。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