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生活與人文周刊

走自己的路 看自己的景
2017年 07月 30日 00:00    香港商报
 

    吳瑞卿談《人生風景線》

    

    走自己的路 看自己的景

    

    香港的7月,是閱讀的季節。第28屆香港書展以「旅游」為年度主題,通過香港不同旅游背景的作者,令讀者認識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領略作者於旅途中醞釀出的情懷。7月20日,書展推薦旅游作家之一的吳瑞卿,座客香港書展,與香港大學樊善標教授一同暢聊分享她的游歷與感悟,帶大眾走進不同的歷史文化中。香港商報記者陳柳燕

    

    從「俠客游」、「中國夢」開始

    吳瑞卿,香港中文大學學士及哲學博士,曾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擔任學生輔導與通識教育工作。吳瑞卿於1998年移居美國后從事翻譯及廣告創作,因工作關系,得以游走中美兩國不同領域,并以學者、作家及美食等多重身份,於各大報刊撰文。吳瑞卿的旅游人生,由夢想開始。生於香港,長於山上屋,貧乏但有緣與樹蟲鳥為伴的童年培養出其酷愛自然的樂天性格。吳瑞卿回憶,自己從小開始讀古文,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文學,有著一股嚮往之情。「於是自己用人家丟弃的《武俠與歷史》上中國名山大川的封面剪貼成一本自己的《錦繡中華》,神游山河大地。」她笑稱,「中學時很容易投入俠客情懷,想象自己是金庸、梁羽生筆下的俠客,在自己的錦繡中華里開始中國的旅游,這就是我『夢』的開始。」吳瑞卿的人生風景線,從夢到現實,始於她的青年時期。青年時海上大學初游寰宇,文化冲擊讓吳瑞卿感悟個人與一方地域的渺小。而對於世界的好奇,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渴求,建立了她的學術方向。吳瑞卿稱,1973年的時候,身為大學生的她自己很幸運地拿到了海上大學的獎學金,於是跟隨者老師和學生團隊在船上度過了長達5個半月的游歷時間。她回憶,他們到過海外夏威夷、印尼、菲律賓、大溪地等地方,所到之處,主要是逛博物館,而心繫民族情懷的她卻總覺得那些展品很落后,打心底認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回來后,她卻一直懷念那些時光。她說,在那里,會看到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海邊碰見的小孩會自然地給你分享糖果,「他們淳樸好友、不設防線,是香港看不到的」。她感叹,這趟旅程對其影響很大,「這個世界上不只有你,不只是你生活的那個世界,不是一個模式,不是一個標準。」於是原本打算繼續讀研的她突然改變了主意,「要先工作再繼續讀書」,「歷練后再讀那些知識就會更有生命」。1998年,吳瑞卿移居美國后,因工作關系,得以游走中美兩國不同領域,於是有了她《游觀美國》、《美國文化游觀》等書作。「從印第安人到早年華工,從醫療訴訟到警察出更,從太空穿梭機的發射到走進美國核電廠……」吳瑞卿以包容的心態游觀美國,「享受和而不同」的理念面對多元文化,通過文字呈現了她在美國20餘年生活和游歷的所見所思,飽含著她「放眼世界」的興趣與胸懷。對於專注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吳瑞卿而言,游歷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勝地,令她更覺得「是件浪漫的事情」。當陪同著美國法官站在玉門關的土地上,「當金黃色的陽光照進來的那一刻,向美國朋友介紹千年歷史的土地,內心很是激動」。吳瑞卿表示,自己寫的從來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由山水帶出一些情懷,帶入一個歷史的世界。」她說,「人生的快樂,便是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她更以自己填詞的交響曲《大地蒼茫》來詮釋「人生風景線」:「山不盡,連年烟火干戈路;戰鼓未央,長空烈日,月暗星昏;千年枯骨萬塵土,今朝戰冢血尤新;崑崙咆哮,狂潮滾滾,風嘯雷動,天怒無極,家園苦散,流離何依,大地蒼茫」。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