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李嘉誠們跑了」不足慮 新經濟才是中國未來
2017年 08月 09日 01:14    香港商报
 

    近日,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電訊宣布以145億港元賣掉它旗下的固網電訊業務。而就在前不久,長實地產、長江基建集團發布聯合公告,擬成立合資公司以收購德國能源管理綜合服務供應商ista Luxemburg GmbH及其附屬公司,再一次加大了對歐洲的布局。近年來,從李嘉誠到潘石屹到王健林,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對歐美市場的投資力度,并削減了國內或者大中華區的產業,引發輿論熱議。專家認為,資本總是會追求有利潤且穩定安全的環境,這些大企業家選擇歐美投資,很大程度上說明了他們對中國及歐美經商環境的看法。雖然他們的做法會讓一些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下降,但只要合法也無可厚非,并且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轉型,不管是李嘉誠還是潘石屹抑或是王健林,無一例外都是地產巨頭,目前中國的環境顯然不適合讓地產巨頭繼續掘金,作為經濟轉型的小代價,他們走就走了,沒什麼值得惋惜的。香港商報記者伍敬斌實習生楊天祺

    部分富豪選擇海外資產化

    7月30日,李嘉誠又賣掉了一個在港資產,公告擬145億港元出售其在香港的固網業務——和記環球電訊(即HGC),并表示該交易將使公司得以更有效地集中資源向客戶提供移動通訊服務。而就在前不久的7月27日,長實地產、長江基建集團發布聯合公告,擬成立合資公司以收購德國能源管理綜合服務供應商ista Luxemburg GmbH(簡稱依斯塔)及其附屬公司,收購價格合計約414億港元。這一買一賣,「李嘉誠又跑了」的聲音再次響起。近年來,李嘉誠陸續賣掉大批內地與香港的資產,而大肆收購歐洲資產,其布局重心轉向歐洲的計劃已眾人皆知。

    財經評論人余豐慧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僅從這一次出售行為和商業的角度來說,目前固網電訊的業務種類已經開始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移動通訊。近年來,無論是從金融數據還是利潤增長上,該業務的潜力都已經很小了,李嘉誠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將固網電訊業務出售。但這一做法與之前李嘉誠的數次出售內地和香港資產的動機是一致的,其將重心轉向歐洲的戰略布局,幾年前就開始了。可以看到,李嘉誠在歐洲或者澳大利亞等地的投資項目大部分是基礎設施和能源水電氣,最近李嘉誠又在德國全資控股了一個能源項目。這正是他精明的地方,因為無論經濟如何變化,民眾的基礎需求是少不了的,沒有比這個更穩妥的投資了。

    事實上,近年來出售國內資產的并不只有李嘉誠。2014年2月,潘石屹的SOHO中國將上海SOHO靜安廣場和SOHO海倫廣場以52.32億元人民幣出售給金融街控股;2014年9月,SOHO中國又宣布將上海凌空SOHO的一部分以30.5億元出售給攜程網;2016年7月,SOHO中國又將上海世紀廣場以32.22億元出售給國華人壽保險;再加上近期出售的3個SOHO項目,SOHO中國3年里共出售了6個項目。

    還有今年7月,萬達的王健林一下子賤賣了萬達的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和萬達的76個酒店項目,共收資金僅631.7億元。說是走輕資產道路,減輕負債率,但其實有數據顯示,從2012年起,萬達海外投資額已累積高達2451億元人民幣,其中除了文化項目,也不乏地產項目。這一過程也無疑是「海外資產化」。

    余豐慧認為,雖然目前經濟已經企穩,但富商大佬們紛紛選擇在國外投資,多多少少都會對中國市場的信心造成影響。餘豐慧認為,不光他們走,很多中小型資本家受他們影響走的也很多,這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和對將來經濟還是會有一定影響。

    地產利益最大化漸式微

    商人逐利是正常行為,只要合法,無可厚非。不過一個商人如果不打算在一個地方擴大生意,說明這個地方在這個商人眼里并不好賺錢。換言之,這個地方對他來說有風險。那麼中國經濟的前景,他們不看好嗎?

    余豐慧表示,實事求是地說企業和資本的流動確實有規律,就是個地方賺錢往哪去;還有一點就是哪個地方安全穩定,就往哪里去。這些企業家為何願意去歐洲或者其他發達經濟體,就是因為發達經濟體的市場比較成熟,法律與政策都可預期。這是資本最看重的。所以,李嘉誠等人的行為已經說明了他們心目中,中國的市場環境實際是不如歐洲的。可以看到,近期富士康的郭台銘也宣布去美國投資100個億,他表示,富士康想要的就是政策必須可預期,投資環境要穩定可持續。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企穩,一些大佬們拋售資產的行為讓一些人不理解。有論者認為,對李嘉誠、潘石屹、王健林來說,未來中國的投資環境顯然不可延續。眼下,地產商這兩年日子不好過。有消息稱,2017年,中國房地產商的償債金額創紀錄高點,有173億美元的債券到期,2018年有279億美元的債券到期。對於中國高杠杆的房地產開發商而言,2017年可能會是借貸盛宴后終於要嘗到苦果的時候。作為著名房地產開發商,潘石屹很早就放言樓價會降,而王健林則很早就表示不想再做房地產開發商。潘石屹曾表示,過去的十年、二十年時間,中國的開發商太勤奮了,建的房子太多了。現在中國一年建的房子,相當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一個時代建的房子。現在房子的空置率非常高,這在互聯網時代、分享經濟時代,是資源沒有利用好。所以,房地產行業「拿地-開發-銷售」的這種商業模式到2017年基本就已經結束了,地價高,地產企業利潤率很低,天花板已經在來的路上,甚至已經來了。或許同為房地產巨頭的李嘉誠和王健林也看到了這一點。雖然他們的做法各有不同,或許都已察覺到了,內地的環境已經不能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了。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這些急於在國外布局的大佬們,他們所從事的產業周期性比較強,像李嘉誠、潘石屹、王健林等,都是做房地產開發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狂飆突進了一二十年,現在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且面臨著嚴厲的調控,未來出現下調也不是不可能。那麼作為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商人來說,想要把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去,這是一個正常的商人作出的正確選擇。在中國,恐怕已經沒有人希望房地產泡沫繼續膨脹吧?那麼這些房地產大佬要轉移就轉移吧。

    梅新育還表示,至於富士康的郭台銘,他在美國和印度投資,但并沒有壓縮在中國內地的生產。之所以考慮印度,是考慮到印度內需增長的活力,或許能通過投資的方式來更好地利用印度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而在美國投資,則是考慮到中國用人成本的上升,以及美國許諾的優惠政策,更是未來在市場准入方面的松動。像郭台銘這種企業家,如果把內地的生產都關停了,那表明中國的制造業恐怕要出現大問題,但目前這樣的情况,顯然不是這樣。所以,房地產巨頭國外布局也好,還是實業家在內地辦廠,輿論應該以平常心看待。當然,中國要繼續不斷地改善自身的經商環境,保持優勢改善劣勢,仍然是一項需要不斷推進的工作。

    李嘉誠或考慮

    退出一線

    當然,雖然李嘉誠的產業模式并不是中國和香港的未來,但仍要肯定李嘉誠對中國、香港的一片赤誠。當年一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讓李嘉誠形象大跌。當時李嘉誠在美國接受腰椎狹窄症手術,因擔心手術發生不測,還曾專門在手術前對家人特別囑咐,無論內地有什麼樣的評價,李嘉誠基金會80%的項目都必須聚焦大中華地區。此前,李嘉誠也曾在演講中強調:「我的一生充滿了競爭與挑戰,歷程是好不容易的……四方風風雨雨中,我還是不斷在學習笑對人生,作為一個人、一個愛自己民族的中國人、一個企業家,我不斷在各種責任矛盾中,盡了一切所能服務社會。」

    李嘉誠這位香港首富,有很多人對他頗有微詞,但有更多的人敬愛他,認為他是香港的驕傲。李嘉誠的愛國愛港之心不容置疑,但他也該為自己的未來考慮了。有論者認為,作為長和系的掌舵人,和一個豪門的家長,他必須要為自己的后代找一個安全的港灣。從他在國外投資的國家和項目看,首選的都是法制和經濟環境穩定的發達經濟體,項目是能源、交通、通訊、水等,這都是標準的難攻易守型,都最有利於下一代更好地「傳承」。這些項目,中國內地無法給予他,是香港滿足不了他,除了歐洲、澳洲,還有何處可選?所以,與其講李嘉誠是在資產大轉移,不如說李嘉誠是在策略大轉型,而剛好,這些轉型,都最適合,甚至只能轉到海外去進行,於是就有了李嘉誠的「跑了」。

    該論者認為,實際上,李嘉誠的「跑」并不是看空中國經濟,而是看空自己。事實上,李嘉誠旗下的內地業務,比如零售、碼頭、醫藥,包括地產本身,都依然是馬照跑,舞照跳,甚至某些業務還在加大投資。但除了這些,除了最好到歐洲搞的公用事業,李嘉誠很清楚,他在內地已經沒有什麼特殊的競爭力。就以地產為例,就算他看好地產的長期前景,就算他持續投資,在當今內地地產巨頭個個如狼似虎的環境中,他的投資也難有特別的收益,何况如今房地產已經進入冰期。今年上半年,長江地產收入不到300億港元,利潤超過144億港元,這個盈利水平往后在內地恐怕是難以保持。

    另有論者認為,李嘉誠既然已經不是考慮自己,而是考慮下一代,那他就一定會結合下一代的情况去做最合理的安排。李嘉誠在內地的政界商界,具有崇高的地位,這種政治資本,不是他兩個西方化的兒子所能擁有,而且他們也缺少在內地的歷練,要如何保證他們的競爭力?與其冒這個風險,不如將產業移到兒子們熟悉的西方。外界多次傳聞李嘉誠將要退休的消息,但是一直被證偽,而這幾年的幾番操作下來,現在似乎可以推測,李嘉誠是真的覺得自己老了。

    套利模式出逃不必惋惜

    余豐慧則認為,中國一直自恃經商環境不錯,但很多企業家用腳投票還是說明了一些事情。潘石屹和李嘉誠一樣一直在賣,一直不看好房地產。王健林賣資產的原因則更复雜,除了要走輕資產道路之外,也因為萬達的資產負債率太高;另外還有政策環境和投資收益的問題。王健林在海外投資很多年了,那時沒人說,現在一個個跳出來質疑他,其中還包括官方,這也屬於政策不可預期的反覆。一個良好的經商環境,是不應該指責商人合法的投資與布局行為的。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現在中國經濟處於轉型期,像李嘉誠、王健林、潘石屹等都是房地產巨頭,如今中國的經濟環境已經不是他們的舞台。余豐慧表示,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在內,開始都是粗放式的市場,法律制度都不太健全,經過多年發展才有今天健全規範的市場。中國也是一樣,現在正在規範,包括降低杠杆率、企業不可以高負債經營等。制造業方面,隨著勞動力紅利的消失,很多依靠廉價勞動力的企業不再好過;房地產方面,隨著樓市調控政策的堅決執行,其暴富性收益不復存在。這顯然是一個好的轉變,所有人都要適應新環境,適應不了就轉移,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雖然這些資本的退出會造成一定的示範效應,但可以把這當做經濟轉型的一點點代價。目前中國經濟已經企穩,相信能夠承受一些小打擊。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資本走就走了,沒有什麼可惋惜的。

    有論者分析李嘉誠的產業模式,認為李嘉誠代表的是一種資產「套利」的傳統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往往對貨幣變化、資產價值變化的可能性都十分敏感。它不是基於「創新」創造價值并獲取利潤,而是依靠類似對「套利」的敏感。四處布局,轉戰世界可以說是這種「套利」模式的天性,實際上這種四處轉戰,并不必然是「逃頂」,而是需要尋找更大的「梯度」而已。即使精明如李嘉誠,也在內地的地產項目中錯過了暴漲的最佳獲利機會。在新經濟時代,李嘉誠并未展示「商業之神」的敏感性,也出現了很多失誤,客觀地說,從市場信心等方面而言,李嘉誠等人重心轉向國外,確實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一些打擊,但畢竟這不是未來的方向。無論是香港或者內地,不可能為了留住李嘉誠而在資產泡沫上進行妥協,比起枯燥的經濟數據,更應該看清楚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保持產業發展的定力,保持更為寶貴的「市場精神」。一個代表「套利」模式的「李嘉誠們跑了」不足慮,而實業、新經濟才是內地及香港經濟的未來。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