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醫療革新 服務人群
2017年 08月 19日 00:00    香港商报
 

新界西聯網臨床及倫理研究委員會委員 趙立基

前一陣子發生了不少醫療事故,最近亦因為流感病毒爆發,引致迫爆醫院的病床,上一世紀醫院帆布床的現象恐怕又再重現。香港的醫療水準在國際社會有一定名聲,在2003年爆發沙士期間亦充分表現我們醫療界的專業精神及能力,并為其他地方所赞賞。若從國民生產總值去計算醫療支出,香港所支出遠較其他國家在同等支出相比下更有效率和成就。

莫忽視基層醫療

可是部分香港市民似乎未有此同感,特別是一些電台烽烟節目中,市民都質詢為什麼那麼缺乏醫生,同時怪責輪候專科門診要等一至三年之久,這些可能反映市民現時切膚之痛。

最近有幾位學者寫了一本名為《醫學霸權與香港醫療制度》的書,其主軸是審視香港醫學界,特別是醫學霸權,對香港在過往三四十年醫療發展的影響。雖然醫療界未必完全認同書中的論點,但此書也帶出幾個議題,供我們反思醫療界現時的困局。

其一是香港的醫療系統太注重醫院的治療,忽略了基層醫療系統;其二是香港醫療過分單一,只有醫生治療,缺乏讓其他醫療專業或另類醫療的發展;三是現時醫療系統缺乏市民的參與等。

第一,醫療分層可包括基層醫療(primaryhealthcare),即疾病預防及基層醫療;醫院及專科治療(secondarycare)及康復治療(rehabilitation)。在2008年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掌握健康,掌握人生》中,提出加強基層醫療,例如發展基本基層醫療模式、家庭醫生及公私型醫療合作。政府亦增加財務的支持及在2010年成立基層醫療統籌處,以支援及統籌香港基層醫療服務的發展。不過,相比用於診斷疾病及醫院的開支,基層醫療及預防疾病的支出仍是小巫見大巫。若我們以基層醫療為我們的第一防線,這一防線現時實在弱不禁風。此外家庭醫生的概念也不能深入民心。相比歐美,香港私家醫生一般診症的時間較短,難與病人建立長期關系,更遑論適切地顧及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因素。

莫集中於醫生治療

第二,現時香港的醫療系統,無論在公私營方面都以醫務醫生為主,因為一般醫生都必須接受較長及系統的專業訓練,他們在醫治疾病上為主導本也無可厚非。但隨着其他醫護人員的培訓已更有系統及專業化,例如藥劑師、護士、視光師、物理治療師等等也可擔當一些治療工作,就如在美加,心理學家已可直接以藥物治療精神病患者;一些資深護士亦可提供基本藥物及診斷治療。這些醫療人員并沒有拿走醫生在治療上的主導權,只是在分層分類上減輕過度集中於醫生治療,也相對地減少醫療成本。

增加市民參與

第三,現時醫療系統以醫療專業為主,政府在2016年提出的醫委會改革條例草案,增加由特首委任四名業外委員,由原本的4人增至8人,亦將偵訊委員會業外成員增加,改革的原意本是要改善醫委會的效率及處理投訴調查和紀律研訊機制,也是病人組織多年來所爭取,但因為種種爭論,引入多一些非業界人士的草案終未能處理。我們應該明白增加市民參與專業決策組織已成世界主流,這其實沒有剝奪其專業自主,反過來是增加醫生專業的社會認受性(socialsanction)及支持。

就像筆者曾被委任為助產士管理局初級偵訊委員會成員,雖然筆者并不能完全了解助產士的專業和知識,但卻能以一個平常人(reasonableman)的角度去看每一宗醫療糾紛,增加多一些角度及同理心去審視及解決糾紛。

迎難而上 努力革新

隨着人口老化,市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而醫療衛生服務方面的經常開支由2007-2008年的320億元增加超過60%至2015-2016年的545億元,占政府經常開支總額約17%,預計至2033年可達24%。當然,為香港市民的健康,適當使用公帑是應該的,不過我們的醫療體系也必須迎難而上,努力革新,首先要再加強基層醫療系統,做好第一道馬其頓防線,紓緩現時迫爆醫院的困局,同時增加醫護專業人員提供基本診斷治療的社區診所及或采用創新治療模式,例如使用視像系統診斷等。另外,多讓市民參與醫療系統決策及糾紛解決機制。

7月12日新一屆中學文憑試放榜,共誕生六名七科5**的狀元,其中五名尖子均盼唸醫科。筆者相信我們的醫生及醫護人員都是他們的模範,除了業界的利益,也以服務市民為己任,具有崇高的社會使命。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