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生活與人文周刊

百件紫砂品展壺蘊芳華
2017年 09月 10日 00:00    香港商报
 

    百件紫砂品展壺蘊芳華

    鮑志強師生作品展舉行

    觀「壺蘊」乾坤,賞紫砂「芳華」。9月5日,「壺蘊芳華--鮑志強師生紫砂藝術作品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拉開帷幕。這是繼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鮑志強紫砂藝術展一年之后的又一次宜興紫砂藝術大展,展覽遴選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及其30多名弟子共計120餘件紫砂藝術精品。素面潔心的五色土,千姿百態的造型藝術,泥片鑲接成型的手工制作技藝,高雅的詩書畫裝飾,把觀眾及藝術愛好者帶入了一個獨特的紫砂天地。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於紫砂藝術中呈現時代精神

    宜興紫砂是以江蘇宜興獨產的紫砂陶土為原料,設計制成以茶具為主要代表的、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無釉細陶,在世界陶藝之林享有盛譽,歷史上曾出現過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等許多名工巨匠。作為中國當代宜興紫砂陶制作與陶刻工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1946年生於宜興蜀山的鮑志強,從事紫砂陶藝五十餘載,其深研諸名師技法,集各派之精華,成為一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曾數十次獲國內、國際金獎,其作品更是被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多家機構收藏。

    鮑志強此次展出的50件作品中,涵蓋了他不同時期的精品佳作。這些作品類型豐富,造型曼妙。當中既有紫砂壺,也有挂盤、花插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全面呈現了他對紫砂藝術的獨特理解與詮釋。

    人氣息濃厚、藝隨時代變化,是其作品最為顯著的特色。鮑志強介紹,此次展覽有兩大主題,一是傳統與創新,二是傳承與發展。在他看來,繼承傳統是為了更好地創新,「當代紫砂創作者應該思考的是怎樣把現代文化理念融入當代紫砂藝術。而只有把古老技藝傳承好,行業才能繁榮,民族手工藝法才能獲得與時俱進的發展。」

    鮑志強表示,他一直在思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如何讓紫砂進一步呈現新的風貌,與當代人的審美、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而故鄉宜興不僅滋養著他的紫砂創作,也不斷帶給他「靈感」。宜興市是中國著名陶都,優秀傳統文化是宜興紫砂的根和魂,也是紫砂人傳承的根本。尤其是「荊溪十景」,自古以來,就吸引無數文人墨客在那里留下赞美的詩篇。對於喜愛傳統文化的鮑志強來說,他用創新的手法將這些詩文、風景畫與紫砂結合在一起,繪制在紫砂壺的壺身,產生了一個新的系列--「荊溪十景」。這些作品集集紫砂造型設計、制作、陶刻裝飾、詩書畫於一體,由此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在紫砂藝林中不可謂別樹一幟。一壺一景,十壺十景,古意盎然的同時,又增加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餘味無窮。

    在繼承傳統中更好地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鮑志強帶徒授藝,桃李一片,芳香四溢。其中,有已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曹亞麟,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范建軍、謝強,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黃自英,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范澤鋒,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蔣雯麗、周勤娣,高級工藝美術師周志君、鮑燕萍,十佳青年陶藝家厲上清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王茁、王俊平、陳璜生等,都出自他的門下,且都有了自己的一片紫砂天地。

    能讓傳統的紫砂技藝薪火相傳、實現現代紫砂人才輩出,是鮑志強發自內心的期盼。鮑志強介紹,作為全國工藝美術的「重鎮」,宜興的紫砂藝術傳承得比較好。「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一直在宜興延續,這將有利於行業發展。」

    此次展覽正是鮑志強與弟子的一次師生聯袂展出。展覽中,可以看到鮑志強師徒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對於紫砂藝術的「創新」。據介紹,展出的作品中有85%是原創作品。這些作品在題材、造型、表現手法上已經有別於傳統,呈現出與當下生活、時代特色緊密相連的藝術特色。作品《漢絲綢之路》,壺身突破常規,變成一條條流線型的曲線,宛若絲綢之路上蜿蜒曲折的沙漠線條,頗有新意。《十二生肖》系列,亦是將傳統「激活」,將傳統文化中的「十二生肖」融入紫砂壺創作中,既新鮮又具有傳統韻味;《秦漢秦時明月》則大氣磅礡,壺身剛性十足,有別於傳統的柔美,別有一番風姿。可以說,它們體現著當代中國紫砂藝術的精髓與一種精益求精、執著不倦的工匠精神,也凝聚了古老東方藝術的神韻和時代的審美情趣。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