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敦煌葡萄熟了熱銷粵閩等地
2017年 09月 12日 23:46    香港商报
 

     敦煌葡萄熟了熱銷粵閩等地

    甘肅省西北部的敦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鮮為人知的是,敦煌還處於北緯40度國際公認的葡萄栽培黃金緯度帶,四周被戈壁沙漠包圍,是生產優質安全水果的最佳區域,也是全國最適宜種植葡萄的四個地區之一。9月是敦煌葡萄成熟季,9月4日至8日,甘肅省敦煌市組團前往廣州江南市場和福建漳州海峽兩岸(國際)農產品物流城開展敦煌優質葡萄推介會,現場簽訂了15000噸的銷售訂單。香港商報記者盧偉

    「敦煌葡萄」廣受歡迎

    敦煌因為陽光充足,空氣濕度小,耕地均為沙土地,雪水灌溉滋潤著葡萄生長的沃土,生態條件非常適宜種植鮮食葡萄。目前,敦煌種植有紅地球、維多利亞、森田尼無核、克瑞森無核等葡萄品種56個,發展葡萄專業鎮2個、葡萄專業村20個,建成了國家紅地球葡萄標準化栽培示範區,百畝有機葡萄栽培示範區等示範基地。數據統計,敦煌葡萄年產量20萬噸,鮮果的外銷量占總產量的95%以上。品質優良、色澤豔麗、含糖量高的敦煌葡萄已遠銷北京、上海、重慶、成都、武漢、廣州、拉薩、哈爾濱、銀川等30多個大中城市,贏得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敦煌葡萄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朝陽產業。

    西域使者傳入內地

    《史記大宛列傳》載:「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

    「蒲陶」二字為「葡萄」的古寫,《史記》記載,漢地的葡萄源自西域的大宛國,大宛及其周邊地區盛產葡萄,且已經掌握了葡萄酒的釀造和存儲技術,而其能夠順利傳入內地并被廣泛種植,則要歸功於當時往來西域的「漢使」。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先后兩次出使西域,中原通向西域的絲路貿易往來頻繁。公元前111年,漢朝正式設立敦煌郡,凸顯了當時敦煌在絲路上的重要地位。這作為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重鎮,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絡繹不絕,隨著他們傳入敦煌的,應該就有葡萄。

    據敦煌文獻《沙州伊州地誌》記載,唐代隸屬於沙州的石城鎮北有「蒲桃城」。唐貞觀年間(627-649),中亞地區的康國大首領康豔典東來,在隋末戰亂廢弃的鄯善鎮重建胡人聚落典合城(石城鎮),并在其北四里處建「蒲桃城」,種葡萄於城中。古代敦煌雖與石城鎮有一定距離,但兩者之間的隸屬關系必定會使兩地有較多的物質交流,應該會推動敦煌葡萄的種植。

    葡萄紋印證中國很早種植

    敦煌自古就有種植葡萄的傳統,葡萄晶瑩流動的形象,也被記錄在了石窟壁畫當中。葡萄紋樣源於西亞,很早就傳入中國,在新疆民豐縣尼雅出土的東漢時期毛織物上織有葡萄紋,距敦煌最近的西鄰古樓蘭佛寺遺址出土的三四世紀木器殘件上也雕有葡萄紋。

    敦煌隋代第407窟佛背光中畫有葡萄卷籐紋,初唐洞窟中則出現了纏枝葡萄紋。葡萄紋除作為邊飾外,也用作窟頂藻井的主紋飾。隋朝畫師博采眾長,無論是中原傳統紋樣還是新傳入的外來紋樣,都被融入了敦煌壁畫的裝飾圖案。在隋代題材豐富的藻井圖案中,葡萄籐紋與三兔蓮荷紋、聯珠紋、菱格獅鳳紋等在石窟裝飾圖案中大放异彩。初唐石窟裝飾內容豐富,新樣繁多,藻井裝飾依其中心方井內的紋樣,分為葡萄石榴紋藻井、石榴蓮花紋藻井、蓮花紋藻井三種,雖數量不多,但也是初唐早期圖案的代表之作。

    「敦煌牌」葡萄走俏海內外

    敦煌曾是「華戎所交,一大都會」。據大量史料考證,敦煌是最早將歐亞種葡萄傳入中原的地區之一。歷史總是驚人地巧合。2000多年前,原產西域的葡萄經由陽關傳入中國;2000多年后,古陽關下再次演繹了這樣的傳奇。1983年,勉強越上溫飽線、憧憬邁檻過幸福檻的敦煌市陽關鎮二墩村黨支部書記吳彩華,從新疆吐魯番帶回一捆葡萄苗,在自家承包地里種下了寄託致富夢想的第一畝葡萄。正是這一小捆葡萄苗,孕育出了帶動敦煌農民富起來的大產業,二墩村由此成為敦煌「首富村」。

    一畝園十畝田。敦煌市大力宣傳二墩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成功經驗,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培訓、品種推廣,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林果經濟。經過十多年的連續發展,1996年,二墩村所在的陽關鎮成為全市第一個「葡萄專業鎮」,也成為第一個農民人均收入過萬元的富裕鎮。

    陽關鎮的成功,點燃了敦煌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葡萄產業的巨大熱情。敦煌市及時將以葡萄為主的優質林果產業確定為帶動農民致富、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支柱產業,通過出台扶持政策、傾斜涉農資金、建立種苗基地,培養「土專家」、「田秀才」,并邀請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指導幫助,全市以葡萄為主的高效節水特色優質林果面積出現「井噴式」增長。從1畝到1萬畝,經歷了十年時間;從1萬畝到5萬畝,用了五年時間;從5萬畝到20萬畝,僅僅用了四年時間。

    近年來,敦煌市按照標準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理念,敦煌無核白葡萄、紅地球葡萄被評為「中華名果」,敦煌市被授予「全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中國葡萄文化名城」,「敦煌葡萄」也被國家質監總局認證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敦煌牌」葡萄正在逐步走俏海內外。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