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投資分析

同股不同權 大勢所趨
2017年 09月 19日 00:00    香港商报
 

    本周港股兩大新聞就是證監會提出上市審批改革方案,及美國聯儲局9月開會。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開會,對縮表時間表將有定案。

    證監會今次放弃上市審批委員會,上市審批程序保留不變。仍然由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審批,上市公司要雙重備案,證監保持否決權。上市政策委員會則降級,為上市政策小組,角色由委員會改為諮詢小組。很明顯,證監會第二次奪上市審批權的計劃失敗。因涉及太多既得利益者,不容易改變現狀。

    證監會提出上市改革的主因,是因為市場出現很多不正常現象。例如:上市變成啤殼工場。有公司上市前已賣殼,上市后又狂炒。有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圍飛情况嚴重,股價炒高84倍,市值達到300億元,完全脫離現實。

    監管現狀不易改變

    針對種種不正常現象,監管當局出手,如禁止全配售,叫停幾間創業板公司上市。另外就是港交所建議的新板,容許始創企業,及同股不同權公司在香港上市。

    港府表示支持同股不同權公司在香港作第二上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態支持。不過,股壇長毛David Webb表示不同意,證監會在上市審批的爭權失敗,認為是向城中富商低頭。港交所為了做生意賺錢,犧牲小股東權益。

    同股不同權在美國也發生很多爭議。社交通訊媒體Snap ,發行沒有投票權的小股東股,令人非議。問題就是新經濟是全球發展趨勢,全球市值最大的10間上市公司,有7間屬於新經濟。生意所在,各國交易所都向利益低頭,小股東的權益成為次要。大勢所趨,香港都要跟隨美國,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 藺常念

    (逢周二刊出)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