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在港股市場橫行多年,港交所及證監會輪流出手,繼證監會反對多隻創業板股份上市,以及勒令輝山乳業(6863)停牌后,港交所(388)先后要求中國生物資源(8129)、萬亞企業(8173)以及華多利(1139)除牌。股份連番被DQ,是否意味股民從此安寢無憂?
被坊間所稱的妖股,是指公司大股東頻繁進行資操作(包括供股、合股及配股)、但業績欠奉的企業;至於殭尸股,則是泛指沒有運作規模極低的公司。兩者共通之處,在於他們的大股東或管理層,欠缺誠意透過營造良好業績回饋股東,反而擅用「旁門左道」,達到利己或一小撮人的利益。
近年一些股票出現「向下炒」問題,便是由上述公司衍生出來。物必先腐而后蟲生,不少投機分子便是看準上市公司經營不善,趁原有股東不願經營手上業務之際,乘機入股之成為大股東、繼而剝離原有業務,再興風作浪,將之「培育」成半死不活的妖股及「殭尸股」。
港交所只求盈利是問題
至於啤殼潮,算是監管機構收緊股份規管的導火線。雖然證監會在上市審批架構的檢討中擴權失敗后,勉強紓緩了與港交所在上市審批之間的矛盾,不過今年以來,證監及港交所輪流「發功」接連「DQ」妖股及殭尸股,是否反映在監管機構之間,對於上市公司規管的「戰場」,由上市審批轉移至上市后規管?這又對建議設立的創新板會造成甚麼影響?值得留意。
說到底,上市公司企業管治及質素不符預期,是源於港交所作為上市公司,為了促使盈利最大化,放松上市審批標準。只要港交所仍是上市公司,在盈利模式驅使下,妖股橫行之勢仍難以改變。
鄺偉軒
(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