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九州評彈

還是透明度
2017年 09月 25日 00:00    香港商报
 

    日前,廈門方面首次回應6個月前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騰訊雲1分錢中標廈門政務雲」事件。廈門市經濟與信息化局總工程師童平平表示,在項目評估時,滿分100分的評估體系里,設置了55分是技術分,價格分只占了30分。另外,她還表示,政府部門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每一分錢都應該斟酌著花。

    這一回覆能否還騰訊低價競標一個公道呢?筆者認為,從政府和騰訊角度來說,招標過程,雙方都是合規合法,并無違規和暗箱操作之處。首先,從政府來看,招標的整個過程是符合規定、流程規範的。招標工作組將競標的評估體系分為3個部分,其中價格占30%、技術占55%、商務占15%。騰訊無論從技術還是價格都優勝於對手,最終中標也不足為奇。而從騰訊的角度來說,雖然做的是賠本的買賣,但是可以跨過運營商搶占政務市場,打造自己的政務市場品牌,長遠來看也不失為一門好生意。此前,騰訊作為互聯網企業,屬於輕資產,這種政務市場只有運營商才有機會參與,但是,這次中標之后,就意味著騰訊正式甩開運營商,進軍政務市場。

    一個願意節約成本,一個願意相信對方,雙方互惠互利。只是,外界的目光過多地放在價格上,尤其是近年來政府采購領域連續出現多起「1元中標」、「1分中標」等典型案例,引發外界對政府采購不透明的質疑。另外,財政部此前發文規定,「評標委員會認為投標人的報價明顯低於其他通過符合性審查投標人的報價,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的,應當要求其在評標現場合理的時間內提供書面說明,必要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投標人不能證明其報價合理性的,評標委員會應當將其作為無效投標處理。」

    拿此規定來看待騰訊中標事件,騰訊的優勢是技術和商務,即便價格引發質疑,但不會因此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的,言下之意并不違規。只是,在政府采購信息不斷透明化的今天,廈門與騰訊這樁合作顯然還做得不夠,不能徹底消除外界的疑慮。

    其實,早有「1元中標」的前車之鑒,無論是政府一方,還是企業一方,明知「1分中標」會引起輿論疑慮,就應提前做好釋疑方案,拿出權威的數據和規定給公眾一個合理、完整的說明。    而退一步講,輿論風暴已然形成,但政府或企業應對顯然慢半拍,兩者都應從這一輿論事件中吸取有益的經驗,更有效地應對社會輿論。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