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及「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的國家戰略,基於珠三角高新產業帶已逐漸形成之優勢,灣區可向先進生產及創新研發中心方向發展。業界與專家學者普遍認為,灣區形成后,「9+2」城市群將成為一個合作無間、渾然天成的整體,本港必須抓住機遇以補科創發展之短板,放大自身優勢,與內地人才共同助力灣區,成為世界科技發展高地。
香港商報記者王理琪
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明,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從國際上業已成形的知名灣區經驗來看,如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等,雖各具特色,但均離不開科技和創新兩大因素。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在發揮優勢、打造特色的同時,應以科技創新為靈魂之所在。
香港作為灣區中的一員,實應發揮己之所長,并利用灣區機會補己之短。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在廣州考察過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后信心滿滿地表示,「香港有世界級的大學和研發,配合國家的超級運算資源,定能提升大灣區內科研項目的成效。」他亦期望,「香港的研發機構可以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和優勢互補,提升創科成果轉化的能力。」
補港產業短板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馬旭飛接受訪問時直指,灣區的成立對香港科創發展意義非凡。他強調,「無科創,不灣區」,如果沒有科技創新,大灣區這個概念將失去價值。
眾所周知,香港科技產業之優勢集中於中上游,即想法的產生與高校的科研成果。不過,在生產制造同市場營銷方面,則不具備優勢。馬旭飛指出,「科創是有一個鏈條的,最開始是一個idea(構思),由此而產生科研成果,然后要生產,再要商品化。灣區誕生前可以說想法與科研在香港產生,然后拿到內地生產、營銷。但灣區誕生后,我們可以打通上、中、下游,毋須再區分香港與內地的分工,可以直接說科技產品或是科技公司是由灣區誕生的,而當這個整體概念誕生時,許多成果將在交融碰撞中產生,香港的科技發展亦可打破市場小等短板的桎梏,從中受益。」
科創成香港新名片
雖有先天短板,但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香港天使投資脈絡主席譚偉豪接受采訪指出,香港發展科創有其先天優勢,香港是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同內地相比,其法規、市場更為自由開放;同時,香港作為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最易吸引外來人才,可做大灣區里面最為國際化的人才中心。
譚偉豪并表示,大灣區成立之意義在於「集部分為整體」,當人們從整體來看的時候,灣區絕對是很有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平台。而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員,對其「科創」品牌的重新塑造,有着正面作用。
「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名片,香港過去的名片可能是『金融』、『旅游』,但鮮有人知的是,我們也是一個很有創新力的城市,也是一個很有活力的科技發展城市。加入到大灣區后,香港這一方面的特質便有了向世界展示的機會,香港的名片或許可以加上一個新的稱謂。」
若要粵港澳大灣區形成真正統一整體,沒有暢通無阻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無异於紙上談兵。正如馬旭飛所言,自大灣區概念提出后,內地城市與香港科創企業之間的相互走訪愈來愈多。「能看到深圳、珠海、佛山等等城市的企業來到我們高校、孵化器走訪,尋求合作機會,主動推薦自己,并邀請我們的隊伍去他們的城市進一步發展,這種事情是越來越多了」。
一周一行自設關卡
馬旭飛同時指出,目前科研項目或企業信息仍需要高校或孵化器內部類似於「創業研究中心」的部門去提供。他認為,大灣區成形后,這樣的信息相信會更公開、透明,在信息獲取方面應更為便利,「因為只有便利地、全面地獲取信息,才能進行比較,才能選擇和誰合作」。
不過,在人流方面,香港設下了不利發展的關卡,內地人員來往香港受時間與次數限制。馬旭飛為內地科創企業發聲,「市場的主體是企業,政府應該做的是提供便利。讓灣區內企業自行去做,這才是市場活力之所在。」
馬旭飛續說:「很多深圳科技人員反映,對兩邊都認可的科創企業,『一周一行』的限制是不是到了可以改動的地步呢?我覺得,這是政府應該要研究推進的事情。」當人、物、資金、信息真正實現暢通無阻流動之后,資源便會自動尋求最優配置,科研人才與市場人才,以及創業者同投資者,屆時將形成自動配對,這是所謂的「統一整體」形成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