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為何會有「高校鄙視鏈」?
2017年 10月 16日 03:14    香港商报
 

    為何會有「高校鄙視鏈」?

    在這個「鄙視鏈」無處不在的時代,存在一條「高校鄙視鏈」肯定也不是什麼稀奇事。近日,一篇《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的文章再次引發了一場關於「高校鄙視鏈」的討論。文章作者本科畢業於三本院校,靠自己努力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但卻屢屢在平時社交中被「鄙視出身」。站在作者一邊的觀點憤慨表示,「高校鄙視鏈」就是現代版的「出身論」;而反方則指出,高校鄙視鏈「未必正確,但確實好用」。孰是孰非,似乎莫衷一是。

    真實差距催生鄙視

    這種狀况不禁讓人聯想到,近年在不少地方遭到抨擊的「政治正確」為了顯示平等或是尊重,我們對某種特定身份的人說話或做事時,就必須「注意方式」或「自我審查」。在美國看到黑人,即使不少人心底都心存不屑,但起碼還是要有表面尊重,和和氣氣;在國內遇到河南人,可能外省人先聯想到的是關於「總部」的段子,但要真是脫口而出「你們河南人净是騙子」,估計還是沒幾個人做得出來。有批評者認為,因為這些迂腐的「政治正確」,我們反而會對很多真實存在的問題如黑人犯罪率偏高以及背后的深層次問題視而不見。

    就「高校鄙視鏈」來說,無論是出於人人平等的「政治正確」,還是不少三本「逆襲」清華北大的真實反例,我們無疑有充分證據證明「高校鄙視鏈」的荒謬。但問題是,名校之所以成為名校,絕大多數人即使擠破頭都要躋身其中,這正是最重要的誘因。這種真實上的差距,才是「鄙視鏈」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要看到差距的正面意義

    毫無疑問,「名校」不一定代表「成功」,一名北大學渣也或許真的不見得比三本的學霸表現優秀。但必須承認,在現有的篩選機制下,名校得到智商、學商、情商都比較高的學生,幾率顯然比三本院校要高出許多倍。而在社會「名校情結」的加持下,名校出身也確能明顯提高畢業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幾率。縱使不時會有馬雲、賈躍亭、羅永浩之類的反例出現,但他們的特例只能否定「必然」,卻難以推翻「應然」的事實。

    其實,尽管社會主流意見一直批判「出身論」,但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人卻在用實際行動實踐著「出身論」「成都小區里的階級斗爭」、「學區房熱」、「中國式相親」,哪一種現象的出現不是對「出身」的選擇和焦慮?某種程度上說,把复雜事物用「標簽化」的辦法加以歸納,正是人類幾萬年進化積累出的自然反應。「出身論」同樣如是,尽管未必正確,但卻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這個世界的真實情况。

    要想根除「高校鄙視鏈」,最好的辦法無疑是磨平高校中的一切差距。但反過來說,「鄙視鏈」的存在就沒有意義嗎?假設真的強行拉平北大清華與三本院校畢業生的待遇,強行要求所有人平等對待所有學校畢業生,那麼人們又有什麼動力學習和努力呢?所以換個角度來說,沒有「鄙視鏈」,可能也就沒有不斷探索未知的野心和慾望,沒有青年一代奮發向上的無盡動力,沒有當今中國日新月异的青春活力。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