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中國珠寶叫響全球莫焦慮
2017年 10月 30日 00:52    香港商报
 

  作者:靈童

  在中國近7成的珠寶集散地深圳,一棟號稱全球最豪華的珠寶大廈拔地而起,唯獨缺少的是在國際市場上叫得響的中國珠寶品牌。可能正是因為少,中國珠寶想要叫響全球,顯得有些焦慮,急於求成。前不久與一眾中國知名作家到此采風,來自寶石原料產地雲南的一位作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自稱電光火石的構思,其實并沒有什麼內涵。比如說,在一家櫃台,有一個巨大的熊貓制品,并號稱是全球最大的中國國寶——熊貓的珠寶制品。而在另外一家頗具實力的翡翠店,該店鎮店之寶竟然是一個蘋果外形的翡翠,并稱如此大的「蘋果」世間少有。這位作家看后說,這些作品太過寫實,看不出什麼獨具匠心的地方。這樣的東西,國人看不中,在國際市場上肯定也不會受歡迎。中國珠寶還是要從設計上打開突破口。

  正視差距創新求勝

  時下全球叫得響的珠寶、奢侈品牌中,大部分產自歐洲,追溯起來,是經過「一戰」以后近百年的時間慢慢培育出來。而中國的珠寶從以前的簡單加工,到現在創立自已品牌,推出自己品牌時間久的也不過10幾年,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里,讓國際市場認可中國品牌,并且是由中國品牌取代歐洲品牌,顯然是有點操之過急。作家們將這個現象歸納為是文化的焦慮,也就是與文化相關的產業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太過急功近利,而缺乏一種淡定。就以日本為例,他們從中國的唐宋文化中去發掘,結果被當今世界認可為最具東方元素的珠寶。時下中國珠寶界說是將傳統文化與當今時尚,以及有特色東西結合起來,自以為這樣設計出來的東西是最有創意的,但不論從精緻程度,還有創意來說,與國際珠寶品牌還有一段距離,中國珠寶界要正視這種距離,而不要動不動就指責別人不識貨。你不拿點絕活出來,怎麼讓別人認可你。還有就是知識產權保護,中國珠寶業已經走到了要打響自己品牌,并走向國際市場的階段。那麼像以前那樣仿冒盛行,就要受到嚴厲監管,否則花錢搞設計的公司就會吃虧,從而限制他們對設計的投入。在這方面深圳珠寶業已走出了第一步,與深圳版權中心達到合作,中心在珠寶大賣場設立專門的工作站。只有讓創意的人嘗到了甜頭,才會有更多人加入到設計創造的行列中來,這件事不能光深圳一個地方做,中國的珠寶市場都要形成統一的規矩。唯其如此,才不會走惡性競爭的老路,才可能將中國珠寶附加值提升上來。中國珠寶要產生卡地亞那樣的世界品牌,可能也要經過從模仿到超越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實現從文化焦慮到文化自信的飛躍,才能丟下包袱,大踏步前行。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