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共享汽車發展舉步維艱
2017年 11月 13日 01:02    香港商报
 

    作者:豪士

     繼今年3月分時租賃公司「友友用車」宣布停運後,2016年才剛上線的共享汽車企業EZZY近日宣布平台已終止服務,並已成立清算組,開展清算及清償工作。至此,此前發展一直不慍不火的共享汽車再遭挫折,令外界唏噓不已。

    制約因素不止二三

    如果說「友友用車」的垮台讓人有點惋惜,那定位於都市高端人群、投放寶馬和奧迪等車輛的EZZY宣布倒閉則足以讓行業敲醒警鐘。與共享單車的快速崛起不同,共享汽車近幾年的發展總體上是步履維艱。雖然全國註冊成立的共享汽車企業有300多家,但實際擁有車隊的運營公司只超過100家,並且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做到一騎絕塵,成為行業巨頭,大多都是在摸索中緩慢前進。深究其中緣由,方知制約共享汽車發展的因素非常之多。首先是平台需要巨額資金投入,不同於傳統汽車租賃,共享汽車在運營、維修、車位等成本方面的投入都要更大,基本前期只能靠燒錢來運營,因而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的情況下,如果後續的再融資出現困難,平台基本無法維持正常運營,「友友用車」和EZZY都是例證,兩者皆因資金鏈斷裂而宣布倒閉。其次,雖然公眾對於共享汽車翹首以盼,但實際中汽車投放的密度很低,可用的車非常少,公眾的參與度自然就低。供給遠遠落後於需求加上停車難、充電難(很多都是電動汽車)、違規追責難等,共享汽車的用戶體驗感多遭詬病。再者,由於信用體系不健全,汽車在使用的過程中有被人為「揮霍」或破壞的跡象,比如此前網絡曝光的有人將車開到野外玩漂移,使用者對車的愛護不夠,共享汽車的耗損率非常之高。此外,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矛盾也日益凸顯,比如安全問題、發生交通事故權責難以界定等都亟待解決。

    運營模式有待破局

    不過,即便共享汽車行業問題重重,給人有點「未老先衰」的感覺,但不能就此斷定它的發展前景必然暗淡,畢竟共享汽車市場的蛋糕依然非常誘人。從市場的布局上來看,雖然相關的平台紛紛倒下,但資本的入局速度卻也有增無減,包括傳統整車車企、經銷商集團、互聯網企業、外來資本等紛紛布局共享汽車領域,分羹想法濃郁。一面是「心力交瘁」的平台的倒下,一面是新資本的強力介入,可見共享汽車的發展相當「魅惑」。不過,多重資本的角逐勢必帶來更多的市場競爭,而對更加符合發展規律的運營模式的探索,勢必會在不遠的將來打破僵局。

    經過前期的探索可知,共享汽車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比拼的是資金實力,最終能夠殺出重圍、成功「上路」的,一定是資金實力雄厚、運營模式良好的平台。基於共享汽車擁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空氣污染、滿足公眾駕車需求等優點,它的發展前景無疑也會得到政府層面的保駕護航。總的來講,現在共享汽車的市場還處在初級階段,由於存在種種制約因素,共享汽車的發展不僅需要資本的呵護,也需要政府在法律、稅收、政策鼓勵等方面做文章。既然共享汽車已經成為行業潮流,它的破局相信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