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東盟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和相關投資協定,內容涵蓋貨物和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和技術合作、爭端解決機制和其他相關範疇,顯示香港和東盟的經貿合作進入新的快車道,協定所帶來的互補性及協同效應,有助為本港開拓商機,增加締約方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為香港經濟以至商界及投資者帶來直接的利益。更大的利好在於,借助與內地簽訂的CEPA,并與東盟簽訂的自貿和投資協定相配合,香港作為貿易投資的高效平台以及溝通橋梁的優勢,將得到更大的發揮;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再次凸顯了香港「帶路」的關鍵角色,也給本港未來發展開拓出巨大的新空間。
目前,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第四大服務貿易夥伴,經濟角色重要。新簽署的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為香港的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保護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和更佳市場准入條件。在貨物貿易方面,東盟成員國同意對香港原產貨物減免關稅,也為香港服務行業打開市場大門;投資保護方面,協定為港企投資東盟提供公平公正待遇,并商訂若干情况下,企業投資損失的補償。此外,協定也為港提供方便營商的商務入境和逗留安排。
隨着協定的正式生效,透過更佳和較大保障的市場准入,以及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便利化流通,有利於促進香港與東盟服務貿易的發展,港企和服務提供者進入東盟,將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更多的商機,從而推動香港經濟受惠。舉例來說,東盟國家豐富的資源,投資開放會帶動香港對東盟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方面的投資;香港從事出口的企業減免關稅,降低了成本,自然能夠大大提升本港產品的競爭力;港商投資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可以向東南亞地區轉移,由勞動力成本較低、人口資源豐富的東盟國家有序承接,這些利益都是實實在在的,當然,東盟國家同樣能夠從中獲益。
其實,協定簽署發揮的效應,遠不止於香港與東盟之間。香港和東盟國家均處於「一帶一路」沿線的關鍵節點位置,香港本是天然的溝通內地和東盟的最好跳板,但自中國內地與東盟2010年建立自由貿易區,并全面啟動降稅進程,合作日漸密切,香港的優勢多少受到影響,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尋找定位并不容易。如今香港與東盟自貿投資安排即將實施,消除了關稅障礙,本港金融、貿易、法律、營商環境、專業服務、成熟市場、信息高度透明等有利條件,勢必得到各方青睞,加上CEPA的因素,香港在「一帶一路」中「超級聯繫人」的地位將得到穩固和加強。無論是內地企業「走出去」投資東盟,東盟國家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還是其他國家進入東盟,都會看重和借助香港這個「帶路人」角色,對本港來說意義重大。
香港必須凝心聚力搞經濟,用好「一帶一路」的「帶路人」角色,努力發揮自身優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真正發揮作用,幫助國家與東盟以及世界各國互利多贏,從而亦促進自身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