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發展自由貿易港,是最新的國策。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之后發文具體推動落實。對此,已有百多年自由港歷史的香港,應該怎麼看,怎麼辦?
內地要多造幾個香港
無疑,首先這是對香港的一個挑戰。如果我們不努力,坐以待斃,我們最后一個優勢也要失去。我們的貨運曾經是世界第一,現在已經滑落在六七名以后。過去關口貨櫃車排長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金融,許多專家說,香港還是內地不可替代的。或許,現在還是,但是內地滬深兩地股市的交投量早就超越香港。其實,香港股市優於內地,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的自由度高,資金自由進出。但是,如果深圳也變成自由港了,香港還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呢?也許,還是敏感一點好。
什麼是自由貿易港,汪洋文章的定義是:「自由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準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由此可見,國家已經不再滿足於內地已設立的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而是要升級為自由港,實現鄧小平生前部署:「多造幾個香港」。
在剛結束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說:「預計未來的15年,中國將進口24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2萬億美元的境外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總額也將達到2萬億美元。」外貿,將長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引擎之一。因此,內地從自貿區發展到自由港,正是國家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發展的必然需要,將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實行更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寬資金流通,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對內地的經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拉動作用。自由港建設必然成為中國未來發展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節點和平台。
港須放下優越感心態
自由港的關鍵詞是自由。整個香港行政區,都在自由貿易港範圍,除了酒類、烟草、碳氫油類、甲醇以外的所有貨物的進出都可以享受零關稅。在香港設立任何形式的公司所需要的註冊成本很低,外商投資者可以持股100%,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資金都可以自由進出。香港已經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無疑,香港在內地自由港建設中可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但是也不能不承認這必然對香港產生冲擊。事實上,內地在上海、廣東等地進行自由貿易區試驗多年,已客觀分薄了香港自由港的某些功能。遠的上海可能港人知之不多,但是深圳前海、廣州南沙和珠海橫琴島這三個鄰近香港的自貿區,大至金融業務、小到港貨零售,都曾直接和香港「搶客」,以致有港商上書全國人大和政協提意見。
當然,今時今日,香港人不能只從香港的本位看問題,也應學會從國家的發展大局處理矛盾。既然,加快發展內地自由港寫進了十九大報告,正正說明,這已是國家的大政方針,是國家加快新一輪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的着力點和抓手。香港不能站在對立面,只能以「倒逼」心態去化挑戰為機遇。
例如,首先香港可以主動去為內地介紹香港的經驗與教訓。目前,香港被公認為全球最自由、最多功能的自由港,但是,香港的成長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有過沉重的教訓。香港回歸之初,就受到國際大鱷索羅斯狙擊,利用香港資金自由進去的便利在股市興風作浪,視香港為提款機。最終,特區政府在中央銀行的強有力支持下,全殲大鱷。這些都可以成為內地自由港的教科書。
其次,內地自由港可為香港商業機構發展提供先機。鑑於港商長年在自由港打滾,熟悉其中的運作規律,應該具有先行者的有利條件。筆者相信,這也是香港的新機遇,香港的各路英雄好漢,如同改革開放初期進入珠三角一樣進入內地的自由港,必然為香港發展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當下重要的是,港商要放下早已是明日黃花的「優越感」心態,以平等合作共贏的理念,再次進入內地,方可打拼出香港再起飛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