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江歌案」我為何不發聲?
「江歌案」經過一段時間的沸騰,似乎又走向了平靜。在案件成為輿論熱點的那幾天,我的朋友圈幾乎都被相關評論所刷屏。當然有朋友問我,你作為一個媒體人,為什麼不就江歌案說幾句?不是無話可說,也不是無從表達,而是害怕自己當下的觀點會被日后的事態進展所「打臉」。無疑,一些新聞熱點剛剛誕生之時,輿論洶涌,聲音眾多,觀點的市場上絕對不缺看客和擁躉。出來評論幾句,亦或是造個金句,不僅能刷高自己的存在感,獲得一些看客的打賞和喝彩,最低也算對得起自己作為媒體人的身份。只不過,身為傳媒人的直覺和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這種「蹭熱點」的報道或評論,常常是不負責任的。這種不負責任或許并非出於本意,而是新聞行業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留意看新聞的讀者可能會發現,近年來經常會出現一些「新聞反轉」的案例。這種情况其實不難理解在一些事件成為輿論熱點的初期,有關事件的信息和細節披露往往是十分有限的,投入到事件上的調查和報道資源也是相對稀缺的。因此,引發輿論波瀾的第一篇報道,也往往是最為粗糙、不精確,甚至引發爭議;而隨著事件逐漸引發大眾關注,引導新聞機構投入資源和新的報道角度,以及更多的事件相關人士提供此前不為人所知的細節和旁注,一起新聞事件更為清晰的整體畫面便會逐漸顯現出來;更何况,在如今傳媒格局「去中心化」,自媒體發聲渠道越來越多的情况下,依託與不同行業、角度、垂直領域、利益群體的各類聲音,也會不時參與到輿論場的形成之中。在新的信息層出不窮的情况之下,不少案件后來都出現了輿論上的「反轉」,甚至是「再反轉」和「多次反轉」。但悲哀的是,即便如此,我們仍很難說自己掌握了事件的全部事實與真相。
無法辯真偽何言談真相
對於專注於與新聞的媒體人來說,厘清事實真相尚且如此困難,更何况那些遨游在信息碎片海洋中的讀者呢?互聯網帶來信息爆炸,手機更帶來信息超載,在時刻不停歇的信息轟炸之下,「個性化推薦」、「信息訂制」等技術手段雖然有效降低了讀者的閱讀成本,卻又將讀者帶入了一種畫地為牢的信息「同溫層」、「回音室」我們所獲取的信息,都在我們有喜好和預設的選擇之下,一步步支持和固化我們已有的知識和觀點。更何况,層出不窮的假信息、聳人聽聞的標題黨、以假亂真的偽專家,都在不斷擾亂著我們探索事實和真相的努力。由這些「偽真相」、「后真相」、「部分真相」所得出的觀點和意見,誰又能保證絕對正確?有人說,在「后真相時代」,我們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解決問題:立即反應,然后遺忘。所以對於「江歌案」,我不想表達意見。一方面是因為在洶涌的輿論場上,已經有足夠多的意見和領袖發出聲音,更因為我不能確定我對事件掌握了足夠多的信息,也不覺得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沒有偏差和遺漏,不想讓針對事件的探討,淪為觀點和情緒的堆積場。我想,在此刻,「對抗遺忘」或許是更有價值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