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環球財經

傳港府前高官在美被拘背后緣由不簡單
2017年 11月 22日 00:00    香港商报
 

    媒體報道,香港前民政事務官員近日被美國司法部門拘捕,據稱「罪名」是向乍得總統和烏干達官員行賄,「幫助中國一家能源企業獲取相應的投資權益」。相關報道暗示,這家中國能源企業是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

    據了解,該官員的律師已向美國當地司法部門提出反駁,否認了對當事人毫無根據的指控。事情至此,還有諸多有待確認的事實:比如到底這位當事人所涉是個人行為,還是所在基金會的行為?法律依據是否充分可靠?該行為定性為行賄還是慈善活動?這些問題,目前暫無法確定。而該案背后是否有着更為复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利益博弈的影子,倒是更加值得考量。

    「涉賄」曝光時間有玄機?

    一個看似巧合、實則有意味的信息是,就在一天前的11月20日,俄羅斯最大的油企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董事會宣布,俄油與中國華信簽署了一份石油供應協議,將從明年1月1日起向中國供應原油最多達6080萬噸,為期5年。

    很快,關注國際能源市場的觀察家敏銳地指出,此舉不僅擴大了俄羅斯作為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的優勢,鞏固和奠定了中俄在能源領域的持續深入合作雙贏,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合作或將加速俄聯手多國宣戰「石油美元」,對美國主導的美元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帶來直接挑戰。

    遙遠非洲的所謂「涉賄」事件恰在此時被美媒爆出,且諸多事實還沒有釐清,看似維護自由市場的公平正義,背后深層原因怕也令人深思,如對中俄能源合作態勢和「石油美元」失勢的不安,繼而對某些莫須有的信息「放大」、誤導?在美俄、中美、中俄國際政治經濟利益關系互相交織、頗為复雜的當下,中國企業有可能被急於尋找「標的」的某些利益群體抓住不放。

    華企躋身國際能源核心圈招嫉

    據了解,中國華信與俄油的供油合作,是中國華信與俄油全面合作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企業放眼國際能源市場尋找合作夥伴的結果,這里面有着并不复雜的商業邏輯和市場策略。今年8月,中國華信收購卡塔爾投資局和嘉能可共同持有的俄油14.2%股權。今年9月金磚五國會議期間,中國華信再次與俄油簽署原油勘探、生產、加工,原油和石油產品貿易、銷售及金融服務等領域的一籃子合作和長期原油供貨協議。緊跟着11月APEC會議期間,雙方簽署油氣綜合煉化合作協議,共同在中國建設世界級煉油、石油天然氣化工聯合產業基地。

    中國華信與俄油合作快速推進,成為中俄經貿關系不斷加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向經濟領域延伸發展的成果,有望加大中俄石油交易頻率,增加「石油人民幣」結算的規模。這對石油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需要打造全球性穩定石油供應鏈的中國,和急於擺脫美國經濟制裁困境、依託豐富油氣資源重獲動力的俄羅斯均是絕佳和雙贏的機會。

    放在國際能源行業的利益格局看,中國能源企業在海外市場「左右逢源」,不免動了某些老牌利益方的「奶酪」。近年,中國華信躋身國際能源核心圈,這得益於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創造的國際合作大勢,為企業發展注入充沛的活力,也有賴於其自身獨特的戰略文化和機制模式,誠如中國華信決策層所言:「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影響別人。」

    美媒自說自話涉事國無回應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以中國華信為代表的中國企業,趁着「一帶一路」東風,在國際投資合作中屢有建樹,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品牌和企業形象。但此次美媒炒作的有待確認的所謂「行賄」事件,正提醒中國企業,中俄合作的不斷深化可能碰到了某些「敏感」地帶,美國傳統的零和博弈戰略思維依然陰影不散。據了解,目前中國華信在烏干達沒有任何投資合作,其在乍得的油氣項目投資也是通過收購「台灣中油」的股份而合法獲得。報道也稱,被起訴的塞內加爾前外長的律師對起訴直接給予了反駁。到目前為止,除美媒方面的陳述,涉事國還沒有任何回應。

    在俄美關系趨緊的背景下,中國企業的國際合作之路看來不那麼容易,但這種「走出去」的趨勢,不會也絕不應被一兩個還難以下結論的訴訟所阻止。

    世文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