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深度觀察

這是一場百倍槓桿的賭局
2017年 11月 22日 00:00    香港商报
 

這是一場百倍槓桿的賭局

    揭秘「地下炒金」陷阱

    伊索寓言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陝西西安楊女士的地下炒金經歷詮釋了這點,她被「100倍槓桿,一夜暴富」的口號打動,最終連買房子的錢也輸掉了,只能千里迢迢跑來香港四處申訴。香港商報記者蘇尚、鍾穎琳

    內地投資荒,尤其是在宣布中止比特幣交易后,部分資金流入金市,投資黃金的風氣更趨熾熱。只是,黃金投資熱潮的背后隱藏着「地下炒金」的陷阱,香港八十年代盛行的倫敦金騙案在內地復活。與香港投資者相同的是,這場高槓桿賭局中投資者容易輸個清光;不同的是,投資者往往投訴無門。

    西安的楊女士便是受害者,她選擇向本報求助,并憶述其地下炒金經歷。此前,她在QQ群里看到香港某金融公司代理打廣告,聲稱只要根據他的要求買賣黃金,就有實現一夜暴富的可能,「我什麼都不懂,代理說只要跟着他進行買賣就可以了,誰知道可以在短短20天內損失30萬元人民幣。」

    「國內有許多這樣的公司,都隱藏在高檔寫字樓里,看起來都很高大上。」事發后,楊女士想找該代理,該名代理已經不理會她了。她通過QQ找到該黃金投資公司的負責人,負責人回應稱不能透露代理資料,公司對內地的代理也沒有任何責任,只能退還代理的部分佣金4000美元作為補償,出於對客戶遭遇的同情,公司會再額外補償客戶3000美元,一共7000美元。

    接受不了這個補償的楊女士決定親赴香港討公道。楊女士解釋稱,她有個11歲的小孩,想去更好的初中,而且在西安還沒有房子,因而想博一博,看能不能買個更大的單位。「我曾做過股票投資,對於買賣有風險是知道的,20天虧空30萬元,這當中一定有問題。」

    到了香港后,楊女士如願見到了黃金投資公司的管理層,只是該位管理層的說法與此前網絡上那位負責人說法一樣:內地的代理,他們不負責。第二天,楊女士在該公司門口靜坐,最后被保安請走;其后,楊女士來到金銀業貿易場,金銀業貿易場的回覆是,他們不理會員單位與客戶之間的糾紛;楊女士報了警,只是因為沒有書面證據、警察表示無法立案……

    背景:倫敦金騙案內地盛行

    楊小姐的遭遇是當前內地盛行的網絡「地下炒金」的縮影。這里「炒金」的對象多數指的是倫敦金、倫敦金屬非實貨的黃金期貨買賣,因起源於倫敦而得名,投資者僅靠金商以電子平台進行交易,相關買賣不受證監會等規管。

    香港八十年代至今發生過多起倫敦金騙案,騙徒大多透過密集式推銷游說事主開設投資貴金屬戶口,及簽名授權予第三者代為投資,代理人則由頻密交易中收取高昂佣金及利息,只是,投資者往往都因為投資虧蝕落得血本無歸。

    當前內地盛行的「地下炒金」,指的則是通過沒有獲取從事境外期貨或經紀業務資格的公司進行倫敦金交易,這是典型的非法黃金期貨交易行為。天行國際金融集團外匯及金業部董事施滄海指出,這種買賣黃金的行為其實在兩地都屬於「灰色地帶」,完全受不到法律的規管。

    這些地下炒金公司往往會利用投資者不熟悉黃金期貨投資規則,不了解相關金融法規,以「高槓桿」為幌子,聲稱自己公司代理香港、歐美等地區的正規交易平台炒賣「倫敦金」「紐約金」「香港金」來誘惑投資者,或者乾脆自己坐莊,玩對賭的黑平台。

    由於「地下炒金」被禁止,加上內地資本帳戶尚未完全開放等因素,即使是正規的外資公司、香港公司在境內活動也未得到官方認可,施滄海提醒稱,即使正當的倫敦金買賣亦屬於高風險投資,投資者買賣前須三思。

    貿易場:萬一中招如此應對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對於內地存在很多自稱貿易場會員單位代理的現象不予置評,他談到,貿易場內有註冊制度,「很多公司其實與我們行業無關,投資者大部分只是在網絡見到相關資訊,但實質上這些資訊并不可靠,甚至連我們金銀業貿易場都有人在冒充。」

    「辨別正規註冊公司,要看該公司是否為金銀業貿易場註冊會員,從業員有沒有合法登記,且千萬不要簽署任何買賣授權書。」張氏提醒稱。

    張氏談到,對比黃金期貨買賣數量越來越多,近年金銀業貿易場的投訴只在個位數,且有下降趨勢,但他提醒投資者仍須十分注意,千萬不要中招。

    如果不幸中招,張博士提醒投資者,首先要核實是否為會員,因為市場冒認的公司多;其次就是向警方報案,在網絡罪案調查科立案調查,在證據上,消費者最好要提供交易編號,因為由合法途徑進行的買賣,交易編碼會有成交紀錄,可以追查過往紀錄。

    港府:2013年至今接獲88宗投訴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指,有關本地倫敦金投訴主要是以倫敦金為名的懷疑欺詐及訛騙行為,政府十分關注并一直密切留意最新趨勢,強調若案件牽涉欺詐及訛騙行為,將會受《盜竊罪條例》(第210章)所規管、最高刑罰為監禁14年。一如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包括倫敦,政府沒有為黃金買賣制訂特定法例監管,但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已設立專責小組,協助預防及打擊涉及倫敦金騙案,由2013年至2017年7月底,局方共接獲88宗相關投訴。

    而在內地,自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之后,近30年來雖然有過幾次細微的補

    充通知,但監管上依然處於多頭,并無統一尺度,而其間國內的黃金市場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業界:個別從業人員的操守問題

    「從千禧年升上1900元開始,一直都有很多人參與炒金活動。但經過黃金下跌及這兩三年內地交易所數目增加后,地下炒金的人數變相減少。但在今年年初,由於內地整頓交易所風氣,國內出現投資荒,出境炒金的人數又再次上升。」百麗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司理施滄海談到。

    「不過,現在炒金,市場透明度已經很高,交易有編碼,投資者可以透過編碼查詢到交易情况。」晉峰集團國際業務總監文錦輝表示,如果不幸炒輸了,也不是交易存在問題,很大部分原因在於交易經紀的專業素質問題。不專業的買賣經紀人在交易時會由於判斷錯誤,又或者頻密交易,導致客人血本無歸。

    他提醒投資者,不能一概而論倫敦金就是騙人的,緣於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金融公司和銀行都有倫敦金交易的業務,但事實上,很多騙案的肇因都是因為從業人員的操守問題。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