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珠三角百達通

國石雕刻展亮相鵬城
2017年 11月 22日 00:00    香港商报
 

    「天工當代國石大觀」--第13屆國石雕刻藝術展近日首次進入深圳,以文化為脈絡,串聯起一場以「天工國石」為主題的藝術大展。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玉石雕刻文化作為其中重要的分支,記錄了千萬年的人類歷史與文明。本次展覽中,原石的天然無雕飾與大師工藝的巧奪天工都在展覽中呈現,展覽分為四個板塊:「國之瑰寶--壽山石」、「石中奇葩--青田石」、「印中王后--昌化石」與「天賜朝魯--巴林石」,通過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與青年藝術家雕制的600多件作品來清晰展示出國石文化的頂尖工藝與時代傳承,其中包括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代表作《四季如春》,該作品經海外重金回流后藏於福州歷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雕刻藝術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細述壽山石雕前世今生

    福建壽山石雕為中國玉石雕刻百花園中的奇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壽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說,其技藝主要流傳在福州市晉安區鼓山、岳峰鎮、象園、王莊街道和壽山鄉。2002年10月,壽山石亮相京城參加第4屆國石的評選,正式被中國寶玉石協會命名為「中國國石」。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劉東在展覽期間特開設講座,從玉石雕刻角度出發,系統地闡述壽山石雕技藝發展的歷程,并通過圖片展示、創作過程分享、經典哲理結合、創新思維感悟等新穎的多元化方式,讓聽眾從更多角度深入了解壽山石雕技藝發展的前世今生。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泗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要「小看」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人認為玩石頭的都是中老年,其實并不是這樣。很多年輕人也有興趣,他慢慢地進入之后,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性子穩定后,對石頭感情就會越來越深。」潘泗生并稱,「石文化」與「印章文化」融會貫通、相輔相成,而「印石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不可丟弃。

    據悉,壽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稱,彩石具有「細、結、潤、膩、溫、凝」之六德,其石質、石色、石形,石紋豐富多彩,晶瑩滋潤,有「貴石而賤玉」之說。目前已出土發現壽山石雕刻品距今已1500 年。南宋時,壽山石礦已規模開采。經元、明、清發展,形成了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

    深厚的壽山石文化底蘊是外來石種不能比擬的。福州市經信委工藝處副處長陳國光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壽山石與其他石頭并不相同,「壽山石本身溫潤,有觸感,并不像其他石頭一樣是冰冷的,而且壽山石摸起來是有脈搏的,沒有雕琢的壽山石本身就是藝術品。」陳國光說。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