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為阻撓修改議事規則,於日前立法會續會期間再次突擊,在會議開始僅一個小時就兩次要求點算人數。當時,建制派有30多名議員在席,惟反對派僅1人在場,卻令會議終於流會,是今屆會期開始僅個半月的第二度流會。
反對派無意推動和解
導致流會的始作俑者毛孟靜還大言不慚地指,此舉并非個人決定而是集體決定,「現在議會已進入『戰爭狀態』,要打好呢場戰役。」朱凱迪則聲稱,要「捍衛」修改議事規則之戰長達數月,一旦議事規則成功修改,《國歌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一地兩檢」法案等「惡法」將隨之而來,故每次開會都會「抵擋」惡法云云。這種說法完全是邏輯混亂,荒謬絕倫,難道因為他們不認同的法例,就可以令立法會不斷空轉,令社會民生付出沉重代價?憑什麼要犧牲市民利益以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
反對派現時瘋狂「拉布」,反映他們早前提出的所謂議和只是以退為進的策略,根本無意理性討論議事規則的修訂,也無意推動社會和解,只是眼見民意不利才提出所謂議和,以時間換取空間。他們并沒有改變對抗的思維,也不會放弃其「拉布」的武器。因此,建制派應該丟掉對反對派的幻想,集中力量推動修訂。反對派過去的「拉布」,還會提出一些原因,例如要爭取全民退保之類,但現在根本沒有原因,只是一味向政府表示不滿。在民意希望消除對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之下,反對派仍然死抱對抗思維,說明他們罔顧民意聲音、市民福祉,「拉布」根本沒有民意的支持,有關議員必定要為此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
反對派失職怠工
最令人不齒的是,反對派無所不用其極地「拉布」制造流會,但事后往往反咬一口,指建制派議員是多數,應為流會承擔責任云云,這完全是顛倒是非黑白。開會是所有議員的職責,不獨是建制派,反對派議員同樣領取薪津,有責任開會,基本法第七十三條列明立法會的十項職權,絕大部分都是要在立法會會議上行使。反對派議員以「拉布」為由拒絕開會,本身已是失職怠工,理應被追究,有什麼資格反過來批評盡忠職守的建制派議員?如果過去不是建制派盡忠職守,長時間留守議會,不知會出現多少次流會。反對派現在反過來攻擊建制派,不但無理,更是無恥。
事實上,反對派不但沒有盡議員責任,長期缺席,更不斷突襲制造流會,暴露他們要令議會空轉的圖謀,更再次說明修訂議事規則,具有必要性及迫切性。反對派「拉布」愈瘋狂,不過讓市民更清楚修訂確實是刻不容緩。「拉布」已經失去了正當性,也失去了民意支持,建制派的修訂絕對是得民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