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特別報道

在廣州,看到世界的未來
2017年 11月 29日 00:00    香港商报
 

    刷榜多個國際城市排名榜

    在廣州,看到世界的未來

    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即將步入廣州進行時,時代公司首席內容官兼《財富》雜誌總裁穆瑞瀾認為,廣州舉辦《財富》全球論壇具有世界意義。「中國正在積極引領全球化進程,廣州舉辦《財富》全球論壇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時機。」擁有2230多年建城史的廣州,是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和中國唯一從未關閉的對外通商口岸。今天的廣州,秉持開放與創新的城市發展靈魂,正更深地融入國際交往中,「國際範」十足。這座中國最富生活氣息的城市,閃爍著宜居宜業的氣質,跳動著創新的脈搏,引得國際巨頭扎堆入駐。

    「在中國,看到世界的未來」。這是《財富》全球論壇執行董事倪德慕在對中國在世界未來發展的大格局上發揮引領作用的最好闡釋。廣州,站在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全球一流城市的新坐標、新征程上,正加快打造國際交往中心,向著世界城市舞台中心不斷前行,在廣州你也將看到世界的未來。香港商報記者徐紅朱樺

    「廣州是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地區生產總值近兩萬億元,人均GDP超過兩萬美元。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港口貿易、對外開放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城市優勢和特色。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自貿區、國家新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國家戰略在廣州疊加實施,為廣州新一輪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這是廣州市長溫國輝在剛剛過去的第14屆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上對廣州的介紹。

    宜業宜居刷榜國際排名榜單

    廣州長期注重城市品質化提升,通過不斷提升整個城市「硬件」和「軟件」實力,為市民營造了一個更加和諧、舒適、便捷的城市社會生活圈,宜居宜業的特質,更是提升了人們生活的幸福感,廣州也因此在近期頻頻刷榜多個國際城市排名榜,讓市民因城市之美而自豪由然而生。

    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布的2016年世界級城市名冊顯示,廣州首次入圍Alpha-級,晉身全球49個一線城市行列,與北京和上海一起,成為內地上榜的三大城市之一。

    廣州更連續3次榮登福布斯內地最佳商業城市榜首;廣州憑藉均衡發展的優勢穩居第一,再次成為普華永道機遇之城蟬聯國內城市第一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北京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在35個大中城市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中,廣州居首,報告指出,廣州取得了相對平衡的人類發展,在預期壽命、教育和收入三分項排名均較高。

    根據2016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廣州可持續發展排名第六,榮獲「中國可持續發展範例獎」,從分指標來看,廣州在社會、經濟、建成環境等多個方面上榜前十。

    可以說,廣州的城市整體發展越來越高效優質,互聯網惠及生活程度更高,反饋到市民生活上,更是越來越便捷創新,越來越宜人宜居。

    搭建高水平國際交往平台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城市的「對外鏈接度」,決定了其在世界城市網絡中的能級水平。一個城市的對外聯繫越廣泛,連通性和協同性越強,其對於全球高端資源的集聚、配置、共享能力也越強。廣州近年來不斷推進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構建有深度、有溫度的「世界城市關系網」,廣州的對外交流空間迅速擴大。

    通過搭建高水平國際平台,提升了廣州的國際知名度。從年初「2017廣州過年、花城看花」開始,2017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2017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2017第十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2017小蠻腰科技大會、2017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以及廣交會、金交會等國際會議和展會接連在穗舉行。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到今年11月,超過100場高水平國際會議、會展及國際活動在廣州輪番舉行,隨著國際會議、展會和國際活動的數量、規格和規模日益增多和提高,廣州實現了從「旁觀者」成為「參與者」和「合夥人」的角色轉變。

    再過幾天,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將在廣州舉行,作為中國在十九大后舉辦的首場大型多連國際會議,將通過「中國立場、國際表達」的方式,向世界傳播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為全球治理的發展理念開拓新境界,提升新格調。

    廣州的視野不僅僅停留在為高水平的國際會議打造舞台,廣州更走上舞台成為「主角」,與高水平國際平台攜手打造永久性資源平台,形成國際會議「廣州品牌」。廣州成為唯一與《財富》雜誌達成長期合作協議的城市--《財富》國際頭腦風暴科技大會將永久落戶廣州,廣州市政府還與《財富》雜誌共同創設「《財富》中國創新獎」,這是《財富》雜誌在中國開展的首個科技創新類評選、并永久落戶廣州的一個國際性品牌活動,系列活動都讓世界聚焦中國創新創業。以「廣州」命名的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廣州獎」是廣州創辦的國際創新領域最高獎項,得到全球城市關注和積極參與。2016年,第三屆「廣州獎」吸引了來自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171個城市的301個有效項目分享城市創新經驗。

    如今,廣州正在建設國際交流交往中心,無論是在重大國際平台上展示廣州形象,還是密集舉辦國際會議匯聚國內外政商領袖,在這背后,是廣州期待集聚全球資源、提升城市國際話語權、深度嵌入全球創新鏈條的定位與雄心。

    廣州密集會見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負責人,吸引和推進了一批重大在談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據統計,上半年廣州已有24個「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項目落戶落地,合計投資總額近1000億元人民幣。

    在城市綠肺中呼吸在世界花城看花

    廣州是中國三大園林流派之一的嶺南園林的發祥地,自然優勢得天獨厚,有1700多年規模化種花、賞花歷史,自古享有花城美譽。近年來,廣州把生態文明放在了治市理政的重要位置,山、水、城、田、海的生態格局愈加鮮明,在地方治理中開辟了綠色發展的鮮明印記,引領綠色發展時代潮流。經過多年努力,廣州已全面完成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濕地公園建設任務,全市濕地公園總數達到19個,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2個,在城市綠肺中呼吸成為廣州的新名片。按照計劃,未來廣州還將新增近郊森林公園19個,新增濕地公園17個,新增生態景觀林帶200公里,新增綠道800公里。廣州市還大力推進林業園林重點工程建設,加大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力度,綠化布局更加均衡,花城特色日益凸現,千里綠道、城市空中花廊、公園體系建設等園林景觀工程方面亮點十足,提升了城市綠化品質。如今,在城市的綠肺中呼吸,花城花景儼然已成為廣州宜居生活的新名片,也成為廣州生態環境最佳的表達。2016年底,全市建成區綠地率36.7%、綠化覆蓋率41.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8平方米,森林覆蓋率42.31%,各項指標居全國大城市前列,繼「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后,2016年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

    三大樞紐戰略護航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

    廣州城市定位,在2016年年初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在國務院批覆《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指出,明確廣州作為「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從「華南中心城市」到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正如市長溫國輝的理解有三個關鍵詞:一個是重要的,一個是國家的,一個是國際性的,凸顯了廣州在全國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也凸顯了國家賦予廣州參與全球競爭和合作的重任。

    在城市新一輪戰略布局中,廣州站在城市發展及產業轉型的高度,謀劃航運、航空、科技創新的三大戰略樞紐,成為廣州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主陣地。

    作為連接世界的新航運和航空樞紐,廣州正實現快速崛起。2017年一季度,廣州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11%,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2.5%,增速居國內十大港口和六大機場首位,連續數年進入全球港口、機場前列。廣州正以交通網絡為基礎,產業網絡、創新網絡、人才網絡、信息網絡逐步完善,驅動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聚擴散。

    瞄準自貿試驗區及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等戰略機遇,央企紛紛南下廣州南沙設立「總部」。5月初,中國中鐵隧道局全國總部與中國鐵建南方工程公司雙雙在南沙揭牌。一年前,全球航運巨無霸--中遠海運散貨總部也來到南沙。短短數年,一批央企已經在南沙設立了綜合型總部和國際業務總部,并以此作為他們「走出去」布局全球的支點。

    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州平均每天誕生7家高新技術企業。數據顯示,2016年,新增新三板企業突破200家,總數達到345家,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高新技術企業呈爆發式增長,2016年全市新增高企2800家,平均每天誕生7家。

    廣州作為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的「磁場效應」正在不斷顯現。3月1日,投資610億元的富士康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項目在增城動工;4月27日,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正式破土動工;微軟廣州雲、科大訊飛華南總部、亞信大數據全球總部等項目也相繼落戶,將目光瞄準「人工智能」;美國500強企業賽默飛則將關注點瞄準廣州實力雄厚的生物醫藥產業上;通用電氣(GE)搶先一步,在黃埔區設立生物產業園;GE宣布其醫療生命科學事業部將向百濟神州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在廣州交付KUBio模塊化生物制藥工廠。

    隨著上述公司布局揭開面紗,一個以「IAB(即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產業首字母)」計劃命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藍圖正在化為現實。

    作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國經濟第三城及廣東經濟發展最大的「發動機」,廣州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要素,依靠創新驅動戰略,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成為國家及廣東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