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現屆政府致力於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在與東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后,正加緊與中央有關部門磋商關於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相關協議。
限制競爭未必成真
已經和即將簽署的3份協議各具特點。香港與東盟自由貿易協議講究香港與東盟各國互惠互利,所以,既有香港與東盟所有成員國之間都適用的內容,也有香港與東盟若干成員國之間的雙邊安排。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着重發揮香港優勢。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11個城市之一,則需要與其他10城市既分工合作也相互競爭。
只講分工合作是不夠的,因為,在這11個城市中,至少有3個--香港、廣州、深圳是綜合性大城市,甚至,相比較,香港的產業結構不及廣州和深圳的完整。廣州和深圳都有制造業,香港的制造業早已式微。如果只講分工合作,那麼,香港就沒有理由再發展制造業,甚至沒有理由拓展高科技制造業,因為,與香港緊鄰的深圳已成了令全球刮目相看的高科技重鎮。但是,香港作為一個大城市,需要完善本地產業結構,應當考慮的是不能關起門來完善,而是必須同深圳、廣州相互協調。
不能只講分工合作的另一層道理,是粵港澳11個城市以往各自發展形成了若干產業或行業的「產能過剩」。以機場為例,香港、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等5個機場已形成激烈競爭格局,亟需適當重整。在產能重整之后,才能夠實行分工合作。
有一種觀點:由中央有關部門牽頭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必定強調11城市間分工合作而限制競爭。這種顧慮可以理解,但是未必成真。如果有關規劃既讓有關城市充分發揮公認的優勢,又給予其他城市以發揮創意和積極性的空間,那麼,有關規劃就是既體現分工合作又鼓勵相互競爭。
香港須開門走出去
在香港,對於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有兩種意見:其一,強調香港優勢,認為香港金融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具優勢,要求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產業結構配合香港金融市場及其他高端服務業。其一,主張香港開放,要求特區政府鼓勵香港企業和人才走出香港、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去拓展。相比較,前一種意見不無老生常談之嫌,在香港已流行10多年。后一種意見則表達對香港「恨鐵不成鋼」之情。
大灣區其他城市不可能單方面配合香港。首先,在「一國兩制」條件下,香港與大灣區其他10城市不可能迅速建立高度分工合作的產業配置。其次,現代知識經濟的特徵是傳統產業結構區分愈益模糊。再次卻決非次要的是,國家已在深圳的前海打造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已經不存在大灣區其他城市配合香港金融及其他現代服務業的前設。坦率地說,強調香港優勢而要求其他城市配合香港的意見,是關門等發展,完全是離地的臆想。
香港必須開門,走出去,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11月17日,《明報》刊登了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的文章《大灣區應強調競爭而非分工合作》,稱:「如果大灣區是一個變局,它的出發點便應該有所不同。它應該引入并且強調競爭,而不是一天到晚的分工合作、互補不足,這尤其應該鼓勵澳門與內地地區有針對性地挖走香港人才,看看這些人在另一個空間上能否有更大的作用。」呂大樂建議:「澳門跟香港於日常生活層面安排上(如信息自由流通)最為接近,加上近年亦有一些新嘗試(如跟珠海合作的橫琴青年創業谷),大可主動出擊,大力為香港年輕文創人才提供創作與創業空間」。呂大樂認為:「對香港而言,這種『挖角』、競爭行為所能帶來的好處,是只有這樣才能真的給社會、經濟造成冲擊,認真檢討究竟問題是人才缺乏,還是配合支持不足。沒有這種冲擊、震蕩,香港社會經濟只會繼續在原有的範圍內轉圈。」
其實,近些年香港的創新科技人才和資金已悄然走出香港、走進深圳在那里開花結果。媒體多報道這一類信息就能對香港社會起振聾發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