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開始,萬科、綠地、海航、華夏幸福等多家大型房企紛紛進軍物流地產。近兩年物流地產市場更是吸引各路資本頻頻殺入,一時間這個一直以外資企業強勢主導的市場好不熱鬧。為何高周轉、快銷售的房企不斷加強長周期運營的物流地產布局?
高端倉儲市場供不應求
過去10年間,隨着經濟發展,尤其是電商和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地產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需求日漸旺盛。內地物流地產整體市場規模從2005年的不足人民幣3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超過100億元。社會物流總額不斷增加,物流市場規模保持較快發展態勢,需求端穩中向好。然而,在強勁的市場需求下是巨大的供應缺口,物流倉儲供給側結構性短缺嚴重,存量倉儲以傳統低端倉儲設施為主,高標準的現代物流倉儲則供不應求。
根據戴德梁行測算,內地高端物流設施供給每年新增的缺口200萬平米左右。預計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內地物流地產市場將維持供不應求的態勢。
房企探索多元化
近年來,土地供應整體受限、政府頻頻出台調控政策,傳統商品房開發銷售模式陷入開發成本增加、融資難度上升、資金回收壓力大的困境,增量開發面臨天花板。房企開發商紛紛開拓新市場,物流地產因其本身特性逐漸成為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與突破口。
房企通過進軍物流地產,利用自身土地獲取資金和資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優勢,可以拓展多元化布局,提升盈利能力。相比地產開發而言,物流地產具有土地價格較低、政策支持、土地增值、租金回報、服務費用等未來收益空間。與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相比,物流地產租期較長且回報穩定,一般在5至10年。在整體供不應求的狀况下,內地物流倉儲設施的空置率相對較低,且租金逐年穩定增長,回報率保持在高位,因而成為房企爭相布局的戰場。
易居(中國)企業集團研究總監洪聖奇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