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上市熱可謂一時無兩。繼騰訊(700)成功分拆閱文集團(772),并以熱爆姿態上市后,在上月起,傳媒相繼報道,獲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支持、從事人工智能(AI)的商湯科技,以及於內地及香港從事小額貸款的Welab正考慮在港上市。初創企業趁環球股市暢旺,「Cap水」屬理所當然,但這是否意味着「新經濟」企業發展一帆風順?又是否意味香港StartUp(初創企業)未來或會大規模朝向資本市場?
互聯網產業產出難以量化
香港StartUp圈於2000年前后,即科網泡沫時曾盛極一時。及后科網潮爆破后,香港的互聯網創業風氣沉寂下來。金融海嘯后,互聯網創業再度興起,其中Welab便是這種背景下誕生,并乘着互聯網應用在內地膨脹之勢,大舉在內地擴充業務,直到今天修成正果,距離上市只差一步之遙。
Welab步向上市,是否意味香港的創業圈已步向成熟?香港StartUp又是否具備足夠的上市條件?的而且確,金融海嘯后誕生的香港初創企業,在經歷多年成長后,偶爾有一、兩家找到了成功的方程式,并滿足上市條件,并不稀奇。不過,與傳統產業不同,互聯網產業所提供的服務和產出,難以用數字衡量,社會大眾唯一可以衡量一家互聯網公司「生意好不好」,就只有憑藉感覺。
加強監管 確保企業質素
筆者這樣說,主要是想說明,基於「互聯網」這個名詞過於虛無飄渺,依附在這個虛擬世界的產業及初創企業,其業務表現亦難以透過正常的方式量度出來。究竟客戶數量是否沒有做假?網頁閱覽數量又是否準確無誤?面對以上種種問題,外間除了得個「信」字外,似乎難以有其他方式查證。
在創業風氣盛行下,香港要希望孕育出數間、甚至以十計的「獨角獸」(Unicorn)。但香港資本市場承載大量StartUp上市之餘,還要確保公司的質素,讓普羅投資者可以購買。監管機構似乎仍要多作工夫,以避免萬一出現「問題公司」。阿歷士
(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