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特別報道

品鑒長沙 探尋長沙非遺故事
2017年 12月 16日 08:57    香港商报
 

    品鑒長沙 探尋長沙非遺故事
    --傳奇雨花
    雨花區,地處長沙市區東南部,北連芙蓉區,西接天心區,東鄰長沙縣,南至株洲市,是長沙的「東南門戶」,區名源自長沙古佛道聖地--雨花亭,轄區內有被譽為「天然氧吧」的石燕湖、風景秀麗的同升湖、千年古剎清泉寺、省森林植物園等景區,是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雨花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雲集眾多非遺技藝,傳奇的泥書、手工棕墊制作、洞井龍舞等項目均在此傳承發展,非遺匠人們以精湛的手藝書寫著傳奇雨花故事。香港商報記者 趙啟東 張思靜
    泥書大師劉上四
    「泥金書技藝」學名為「雨花堆字匾牌」,是一種在原木大板上堆字的工藝,用生漆、桐油、粘土粉末、魚漂膠水等材料制作成流體狀,將流體倒淋在原木大板上堆制而成。首先把原木板拼接成匾額牌形、刮原子灰再蒙薄紗,然后用勺子堆字,等流體乾后蓋生漆、貼金箔,最后刷桐油,一塊泥金書匾額經過繁复的工藝程序之后大功告成,懸於廳堂,熠熠生輝,雖百年不腐,永葆光澤。
    劉上四,原籍湖南邵東,堆字匾牌制作技藝長沙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初見劉上四,他正在湖南農博會的非遺展區內表演泥書制作,只見他將做好的金色流體用勺子鋪於牌匾之上,揮毫潑墨之間,一塊流金溢彩的牌匾雛形形成。
    「這不是一朝一夕可練成的」,劉上四告訴記者,他們家族四代從事泥書技藝,18歲時,他師從於有名漆工羅金七,勤學苦練,經過40餘年的摸索,才可謂掌握了這門技藝。「泥書匾牌制作有四個流程,第一步木板拼接成型,刮原子灰,蒙薄紗;第二步,生漆、桐油、粘土、魚漂拌成流體;第三步,毛筆書寫打底、勺子堆字;第四步,蓋生漆、貼金箔、刷桐油,至此,一塊匾牌才算完成。」談及泥書牌匾的制作過程,劉上四如數家珍。
    匾牌難做,劉上四的傳承之路也走得并不順暢。過去,憑藉這門好手藝,劉上四的祖輩給祠堂寫字做匾,生意還算不錯,日子也還過得紅火。后來祠堂逐漸消失,連帶著寫字做匾的生意也是每况愈下,看著還有一個大家子需要維持,為了生活,10多年前,劉上四不得已放弃祖傳的技藝,改行在當地開門面賣漆。
    傳統的技藝即將消失,得知情况后的雨花非遺館創始人郭存勇趕到邵東,邀請劉上四來長沙繼續泥書創作,懷揣著對泥書的難舍情結,劉上四最終放弃老家的生意,來到了長沙雨花非遺館,這才有了今日的長沙市級非遺項目「雨花堆字匾牌」。
    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改進,如今的劉上四,其作品融合了詞賦詩文、書法和堆雕等多種藝術形式,其經手制作的匾額不僅可以讓人欣賞到凝練而傳神的內容、雄健俊逸的書法,同時還讓人體味到泥金堆雕工藝細緻和精美,作品屢屢被紀念館和藝術機構收藏。「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創新,也是最好的傳承。」談及泥書技藝的將來,劉上四充滿信心。
    棕墊傳人李祝意
    棕墊,即采用天然棕樹的棕衣制成的「棕床墊」,或「棕地席墊」等。它起源於宋朝,清朝時期達到鼎盛,流傳已有千年歷史,在中國床具發展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祝意,長沙市市級非遺保護項目(雨花手工棕墊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氏棕編第四代傳人。1952年出生於百年棕編世家,姓氏來源為唐朝皇帝李世民的第63代子孫,16歲開始學習棕墊技藝,已有40多年的棕編制作經驗,擅長各類尺寸的山棕床墊、山棕蓑衣、山棕茶刷、山棕飾品等制作。除此之外,李祝意還擅長傳統木雕的制作,屬於難得的雙料民間藝人。
    李祝意16歲開始跟師傅學藝,從最簡單的搓棕繩開始到撬蓑衣再到編棕墊,這條路走了將近50年,個中艱辛頗有體會。據悉,僅就最簡單的搓棕繩來說,當學徒時每天就要搓50多根,而一根棕繩長度是六米,搓一天下來,手都腫了。
    經歷過搓棕繩和撬蓑衣后,才能制作棕墊,一床手工棕墊制作,要經過分棟、打邊子、鋪形填充、鎖線包邊4個步驟,最慢最費工的就是鎖線包邊,雖說現在有機器可以縫,但機器只能使用膠線,而膠線幾年后會爛掉,不像使用棕繩的,多少年都不會壞,所以,一床上好的棕墊,必須是依靠全手工打造出來的。
    憑藉著撬蓑衣和編棕墊的技藝,李祝意帶大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然而自2000年以來,隨著機器制作工藝的提升和席夢思等床墊的流行,傳統的手工棕墊漸漸沒落。「從2000年直到去年,我有16年沒收到一個徒弟,兩個兒子雖然是我教出來的徒弟,也并沒有傳承衣缽,從事棕墊制作。」
    「難道真的要將這門傳統手藝帶到土里?」帶著這樣的思考,李祝意開始對傳統棕墊工藝進行改良,在床墊的制作上讓它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和美觀的需求,除了棕編以外,李祝意還進行木工雕刻,精注神龕、神像、寺廟修復和古建築雕花,適應當今市場需求。
    如今的李祝意,在雨花區的雨花非遺館2樓設立「匠心棕藝」工作室,進行山棕制品的展示和宣傳,并且定期前往非遺館及學校授課,而李氏棕編也在今年迎來了第五代傳承人,自己的兒媳。在非遺傳人們的努力之下,經歷改良后的百年棕編,在新的時代,仍然大有可為。
    洞井龍舞傳人周招娣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創造了無數璀璨的藝術奇跡,為世界藝術殿堂增添了奪目光彩,龍舞便是其中之一。湖南省長沙地區的
    龍舞歷來頗為流行,種類較多,各種龍舞都有它不同的流派和風格。長沙市雨花區洞井鎮盛行的洞井龍舞,經過不斷發展和演變成為湘派龍舞的杰出代表,是整個長沙地區民間龍舞的縮影。
    周招娣,中國第一位舞龍舞獅女教練、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洞井龍舞傳承人,年近七旬的她至今仍活躍在舞龍舞獅的舞台。談及舞龍,周招娣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我打小就喜歡看龍舞表演,那時候住在南門口,只要有舞龍表演,我就跟著舞龍的隊伍經常跑好幾條街,大人都找不著我在哪。」
    談及細時候看到的舞龍盛况,周招娣仍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每到大年初八,農民隊伍就風風火火進城到各個人家里面去舞龍了。在舞龍正式開始之前,大人們會帶著自己的小孩在龍底下鑽過去,這叫『過龍門』,人們還會用剪刀剪開龍肚子上事先準備好的布條,這是「剪龍筋」,剪了龍筋的孩子則會步步高升前途光明,然后才開始正式的舞龍表演。」
    懷著對表演的熱愛,長大后周招娣到了湖南省藝校學習表演,1978年,進入雨花區文化館工作,因為文藝教學工作的需要,在那段時間,周招娣接觸了長沙市很多不同流派和風格的龍舞表演,也讓她對民間龍舞藝術有了更深刻和系統的了解。
    周招娣告訴記者,湖南的龍舞藝術形式種類繁多,比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岳陽平江九龍舞,湘西祭祀儀式里的苗族接龍舞,郴州汝城的香火龍,張家界慈利縣的板板龍燈等,而洞井龍舞則是湘派龍舞的杰出代表,它靠當地農民代代相傳,始終保留了原始的藝術風格。
    洞井龍舞較為常見的有「布龍」、「三節龍」、「人龍」、「長龍」四種。「布龍」是受群眾歡迎并廣為流行的一種風俗集體舞,起舞時如同蛟龍入海,左右翻滾,氣勢磅礡;「人龍」系一種大型徒手舞蹈,不藉助任何道具,主要由成人和兒童徒手交錯搭建組成;「長龍」又稱「擺龍」,在長沙地區和洞井鎮都十分流傳,這種龍龍頭重、大,以跑動來展現龍的氣勢;「三節龍」的表演主要在高台上。
    從事龍舞技藝近50年來,周招娣一直致力於對洞井龍舞的傳承和發揚,不僅經常深入各級校園進行表演和宣傳,還以長沙為原點,將這一中華傳統文化項目,帶到了江蘇、廣東甚至美國,「不能讓民族的文化在我們手上流失了」,提及洞井龍舞的未來,周老目光堅定。而近年來,長沙市對洞井龍舞的保護措施亦逐步完善,明文規定每年將組織參加或舉辦五次以上龍舞比賽或表演,每年組織龍舞隊員進行四次常規培訓,助力洞井龍舞發展。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