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發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中華文化拉進兩岸心靈距離
當年(1966年)還不到40歲便寫下這首《當我死時》的余光中,如今真的走了。余老這一走,引發兩岸三地深刻哀悼,甚至讓很多人有一股失落感,感覺心里突然空落落。因為余光中,不僅僅是一位著名詩人,更是一位愛國詩人,是一位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傳授者、守護者,他帶走了很多人一段美好時光的記憶,或是心底最為脆弱的情感。
余老一生可謂「顛沛流離」、足踏四方,從福建永春、南京、上海、重慶、廈門到香港、台灣等祖國大地上都留下印記。或許因為特殊經歷,閩南人、江南人、大陸台灣人,台灣大陸人,時代與身世造成他的多重身份標簽。但不管是哪一個,究根結底是中國人,甚至被稱為「島上最后一個中國魂」。
也正是基於特殊的歷史背景,余光中飽受離別之苦,以鄉愁文學為心靈寄託,一生創作出過千首詩歌,不僅被收藏在大陸、港台等地的教科書,《鄉愁四韻》《鄉愁》等也經由羅大祐等音樂人譜曲廣為傳唱,其文學造詣更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兩岸三地文青的偶像,數十年而不衰。
從這個角度看,余光中更像是時代和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著,更像是中華文化的發揚者,更像是兩岸情感連結的橋梁。他作品帶來的共鳴,說明兩岸同文同種,這是永遠都無法否認的。他的作品,也好比兩岸溝通的紐帶,讓台海同胞在不同地方、不同時空,一次次接受中華文化的洗禮,無形中讓同胞的心更近了一點。
余老不僅作品廣為流傳,他對中華文化的推崇和愛護更讓后人稱赞。從陳水扁到蔡英文,余老一次又一次因「去中國化」而大動干戈,一次又一次飽含深情的倡言保存珍貴的中華瑰,一次又一次堅定的高喊,「少數統治者的政治正確手段,終將徒勞無功,無法戰勝中華文化傳承。」正如他所言,「台獨」想要「去中國化」是不可能實現的。難道能不用筷子吃飯?難道能不吃粽子?這是中華寶貴的傳統文化,是去不掉的。
哲人遠去 作品永流傳
或許,正是文學巨匠對兩岸三地、對數代人的影響,不得不讓人思考另一個問題:當這些有著中華心的大家一個個離去,中華文化誰來傳承?尤其是在台灣,不僅有歷史因素影響,更有分裂勢力在挑撥。就在余老撒手人寰隔天,台灣「太陽花學運」人士王奕凱竟在臉書公開發文稱其「死好」,在譴責這種喪失人性行徑的同時,更讓人對中華文化未來在台灣的境遇多了一份擔憂。
當親身經歷、見證歷史變遷的前輩在老去,而一代又一代后輩卻又遭到「去中國化」甚至「台獨」的毒害,島內民眾史觀可能會產生扭曲甚至顛倒。而作為兩岸精神紐帶的中華文化,未來遭到民進黨人的誣衊、「追殺」,還是否有其他人挺身而出?
好在,余老雖然離開了,但他的詩作與散文會永遠流傳下來,仍舊繼續影響后人。更重要的是,中華文化不僅是有形的載體,更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民進黨可以拆光孫中山和老蔣的銅像,但卻無法去除兩人在兩岸留下的歷史足跡。况且,中華文化早已遍布寶島各個角落,深入民心和生活環節:清明祭奠先人、端午吃粽子泛龍舟、中秋賞月吃月餅,台灣文化的主體其實是中華文化。拿掉中華文化,等於瓦解了台灣文化的根基。
其實,傳統中華文化思想在文化層面的凝聚力超乎經濟利益與政治力量,民進黨的種種「去中國化」,其實正印證了他們最懼怕文化認同的凝聚力。哲人已遠,中華文化無疑是兩岸最大公約數,兩岸應共同發揚傳統文化,以此告慰詩人的文化鄉愁。在大陸不斷強調發揚國學,學校教材大量放進儒家文本,甚至要求學習傳統文化之際,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鄉愁》,這不是為了去追尋一方土地的舊模樣,而是要找到來路,知道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從哪里來,又向何處去。